中國勞工成本增加將助美創300萬個就業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08日訊】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這份報告稱,過去十年間美國流向中國的製造業將開始「回流」,從而增加美國的就業。市場稱之為製造業活動「回岸」(re-shoring)。該諮詢機構高級合夥人哈爾•西爾金(Hal Sirkin)表示:「隨著生產逐漸轉移回美國,回流將成為未來一個廣泛趨勢的組成部份。」

此前,該諮詢公司在今年5月發佈報告預言,美國將在未來5年內重新坐回「製造業一哥」的位子。該諮詢公司報告顯示,2000年中國製造業時薪僅52美分,美國為16.61美元。到2015年時這兩個數值將分別達到4.41美元和26.06美元,中美之間工資差異正不斷收窄。

另外,過去4年,由於油價上漲以及船隻和集裝箱運力削減,運輸成本已經上漲了71%,加上全球供應鏈不濟亦令許多製造業巨頭紛紛轉頭本土製造。

一位分析師表示,回岸(re-shoring)是總體趨勢之一,製造業生產會逐漸的重新遷回美國,以便更好的匹配供應和需求。如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州、全球最大的挖掘機和推土機生產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正在將一些海外的挖掘機產能挪回德克薩斯州。美國傢俱生產商Sauder也在將產能從一些低工資國家遷回美國。

出生於中國的蠟燭及香薰產品生產商Chesapeak eBay Candle合夥人徐梅(Mei Xu)表示:「中國勞動力成本正在上漲,而美國的競爭力則在不斷改善。在巴爾的摩附近進行蠟燭自動化生產,成本與在中國大致相當。」

製造業回流的趨勢,可望重振疲弱的美國就業市場。

以德州休斯敦為基地的髮型用品公司Farouk Systems早年於中國及韓國設廠,但4年前起減少外判工作,擴展在美國本土的生產線,目前公司本土的生產比例已佔整體生產80%,遠高於2007年的40%,在得州額外增加400個人手。

該公司部份產品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前科學家設計。公司負責人沙米說,質素及科技均是在美國競爭的重要因素,成本反而是其次。他還說,雖然美國的人力成本比較高,但效率也高,「在美國請15個人就可完成的工作,在中國需要70人才成。」

責任編輯:李洋

相關新聞
加州海外出口剧增  中国市场跃居第四
美企業領導人普遍預計經濟將繼續走強
伯南克全球經濟企穩言論 股市大幅上揚
經和組織:加失業率明年繼續上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