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喬布斯的成功秘訣

【大紀元2011年10月09日訊】被稱為美國偶像的史蒂夫‧喬布斯(Steven Paul Jobs,賈伯斯),他至少引導了人類六大產業的變化:電腦、動畫電影、音樂、電話、數字出版業和零售業,他的名字將會在愛迪生、亨利‧福特之後,長久地名列在發明家排行榜上。

其實他不是發明家,因為很多技術難關不是他本人攻克的,有人稱他是設計師,能設計出iTunes商店來吸引人們購買iPod,目前全球有3億蘋果iPod用戶,他還能把成本只有180美金的iPhone,設計得人們寧願花562美元買蘋果,也不願花300多美元買同類產品。有人說他是心理學家,能提前很多年預見消費者的需求,磁共振成像掃瞄結果也顯示,蘋果產品的設計可以激發人類大腦的喜愛。也有人說他是位天才銷售員,在他的宣講下,人們像著了迷一樣的瘋狂購買他的產品。

但他自稱是位藝術家,能將精美融入高科技之中,其實,他最本質的屬性是位虔誠的佛教徒,終身都在實踐著佛家「利益眾生」、「方便他人」的「利他精神」。這不光體現在他的素食和打坐中,更多體現在蘋果新產品的設計中,他那張雙盤打坐、膝蓋上放著蘋果II型電腦的照片,就是個很形象的答案。


喬布斯終身堅持打坐靈修,這是他成功的秘訣。(網絡圖片)


封閉的蘋果MAC和兼容的IBM PC的最大差別是,蘋果為了保證用戶安全使用電腦、不被病毒和駭客攻擊,寧願單槍匹馬地採用封閉式的系統底層,最後不得不十多年地敗北在IBM、微軟、英特爾等藍色巨人面前。為了讓男女老少都能使用電腦,蘋果不惜投入巨額資金和漫長時間,打造出以圖形界面和滑動鼠標為特色的友好界面。

所謂人性化的設計,其實就是方便人使用的設計,出發點是為了方便他人,讓人受益。當歷史轉了一圈又螺旋式地回到原地後,人們才發現,蘋果的半封閉性結構也有優勢:能讓電腦順利地打入電話、音樂等領域。人們一般都能想到替顧客著想,但能像喬布斯那樣,用畢生的信念孜孜以求、失敗了也不改初衷的,只有鳳毛麟角了。

在蘋果公司,喬布斯的主要工作就是從成千上萬的設想中,挑選出有前途的產品。在他200多平方米空蕩蕩的辦公室裡,他經常幹的一件事就是在決策前打坐,通過直覺來判斷取捨。正如王明陽所說:「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當人把紛亂的心靜下來之後,那時的直覺是最能洞察事物本質的。難怪喬布斯成功了。

東方打坐使他能與天地溝通,在困境中依然堅持「方便他人」的利他原則,有了這些秘訣,他才成功了。

相關新聞
中國名人悼念喬布斯
1年只賺1美元?喬布斯7傳聞揭祕
組圖:懷念喬布斯身影
喬布斯去世 網民諷山寨廠哭訴「坑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