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製造業指數32月新低 成長趨緩警訊

【大紀元2011年1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匯豐銀行11月23日公布中國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8%,為32個月以來最低點,彭博社報導,這是繼房市衰退後又一中國經濟下滑的指標。

新公布的PMI11月初步指數從10月的51%,滑落到50%(擴張與萎縮的分水嶺)之下,顯示製造業景氣放緩。消息引起中國上海、深圳及香港股市下挫。上海指數一度下跌0.4%,中午收盤下跌0.32%、深證成指下跌0.22%。

崩潰風險增加 成長放緩

憂心貨幣緊縮及全球經濟疲軟影響獲利,上海股市今年已縮水14%。一些投資人也憂心放空大師的操縱。

駐香港東方匯理銀行策略師柯華齊克(Dariusz Kowalczyk)表示,「必須小心詮釋這項數據,因為它並不尋常,且與實際產業輸出沒有高度相關」。此外,數據增加了中國、亞洲及全球經濟突然崩潰的可能性,投資人將擔心衰退的風險正在升高。

官方數據顯示,打壓房市政策使10月分70個城市的房價下跌33%。中聯重工董事長詹純新11月15日在香港接受採訪時表示,工程機械的需求驟減,預料成長遲緩將持續到明年。

渣打銀行駐上海的經濟學家魏利表示,新的數據暗示,當局調查的PMI也會低於50,相較於第3季9.1%的成長速度,中國明年上半年的經濟成長可能下探7.5%。世界銀行預期,中國明年經濟成長跌落到8.4%。

寬鬆政策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造成需求下降與中國小型企業抱怨融資困難同步。此外,當局冷卻房市的動作,使上個月成交量下跌4分之1。匯豐銀行經濟學家屈宏斌預期當局有更多空間刺激經濟成長。美林銀行預期,這項2009年3月以來的最大下跌數據,將使央行於明年1月調降貸方存款準備。

彭博的調查指出,儘管官方上個月公布的通膨率降到5.5%,仍具備足夠威脅促使當局放棄降低利率,而考慮其他寬鬆政策。

匯豐的初步指數「預覽PMI」(Flash PMI),是對400家以上的公司經理人進行調查,回收率85%至90%,最終數據通常於每月1日公布。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外媒:富豪資金外流 或致中國經濟崩潰
陳思敏:中國房市 全球經濟最大的未爆彈?
郎咸平揭中國經濟實情 大陸學者表贊同
辛素:中國小民說「中國經濟完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