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京都議定 大國多表退出 溫室氣排近臨界點

人氣 24
標籤:

【大紀元11月29日報導】(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道)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第17次締約國大會(COP17)正在南非德班舉行,關於明年即將屆滿的《京都議定書》存廢問題,發達國家多數不表繼續,這項唯一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的全球條約可能必須劃上句號。

東道主南非總統祖瑪(Jacob Zuma)在會上呼籲192國的代表做出「有意義的進展」,因為對一些非洲國家來說,氣候變遷是「存亡關頭的問題」。

發展中國家要求富有國更新對2012年後的碳排承諾,但遭這些國家拒絕。

加拿大4年前宣布無法達到議定書上於2008至2012年減少碳排放量至1990年水準以下6%的承諾。加國自1990年以來,碳排增加1/3。為避免企業發展受到限制,加國打算向未加入議定書的美國看齊。電視台報導,加國將於下月正式退出協議。環境部長肯特(Peter Kent)未就此回應,但明確表示不會承諾第二期議定書。此外,俄羅斯、日本也表示不會繼續簽署。

美國談判代表潘興(Jonathan Pershing)表示,大型新興經濟體無意提高2020年前的各項承諾,包括歐洲。印度、巴西贊同美國意見,將制定全球新協定的時間至少延到2015年之後。

支持續約的發達國家剩下歐盟,其排放量為全球總量的11%,但條件是所有主要碳排國支持完成1項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合約,時間或在2015年以前。《京都議定書》也可納進這份合約中。

聯合國:2011年有史以來第10個最熱年份

聯合國氣象機構官員說,2011年在有記錄的高溫年份中名列第十,並警告說,溫室氣體水平正在接近關鍵臨界點。

世界氣象組織星期二發表聲明說,今年的天氣繼續是高溫天氣。自從1850年以來,地球最熱的15年中,有13年出現在1997年以後。

世界氣象組織還說,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正在「非常迅速地」接近科學家所說的可能對地球產生不可逆轉變化的水平。

世界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家美國和中國是有關議題的核心。美國表示,除非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印度和巴西承擔同等減排義務,否則不會簽署減少碳排放協議。北京則反駁說,發達國家對氣候變化負有更大責任,因此發展中國家不應承擔同樣責任。

中國已在2007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京都議定書》是UNFCCC1997年12月在京都的會議上所制定的公約補充條款,旨在控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量,於2005年生效、2012年到期。截至2011年9月,共191國批准並簽署。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為了使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化時代前2℃以內,碳排放量必須在2020年以前開始降低。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美國呼籲月底舉行第二輪氣候變遷會談
憂氣候變遷  南太島國提5聲明
宇明:氣候變遷對全球政經的影響
關注氣候變遷 經文處辦國際研討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