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日香港簡訊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1月03日訊】李克強保安投訴7宗完成調查

中共副總理李克強8月中訪港期間,警方的保安安排引起廣泛不滿,投訴警察課一共收到16宗投訴。監警會主席翟紹唐昨日表示,當中7宗投訴警方個案已完成初步調查,有關委員正撰寫報告;其餘9宗仍在調查之中。監警會期望在明年1月中國新年前,完成所有個案。

李克強8月中訪港,投訴警察課一共收到16宗不滿警方的保安安排投訴。7宗較為輕微的個案,例如關於警方封路安排的投訴,已經完成調查,有關委員正撰寫報告。監警會主席翟紹唐認為進度理想,不覺得投訴警察科有「放軟手腳」的情況;據了解,調查工作未有遇到困難,委員約見警員會晤,過程順利。

翟紹唐表示,暫時難以確定公佈調查結果的日期,相信有關方面都希望盡快處理。警方收到市民的投訴至完成調查,一般需時約6個月,他期望在明年1月,中國新年前完成審視全部投訴,再全面檢視警方的處理手法,是否有改善空間。

另外,翟紹唐表示,今年首9個月一共收到約2,600宗投訴,與去年同期差不多,當中約七成都屬於輕微個案。◇

林鄭:丁屋訴求無限困擾政府

【大紀元記者孫青天綜合報道】香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在丁屋問題上,對其有無限的訴求是當局最大的困擾。她指出,如何運用土地資源來滿足丁屋的需求,是可以討論的議題。

林鄭月娥昨日表示,從丁權的角度看,鄉議局可以持續批出丁權,因此興建丁屋的需求有可能是無限量的,目前丁屋的訴求難以量化,政府對此感到困擾。她又指如果大量拓展鄉村地帶用作興建丁屋,會影響其它開拓土地的工作,為一般市民的房屋需求及其它產業用地,帶來不良影響。

對於有聲音要求放寬丁屋三層限制,林鄭月娥表示,如何運用土地來滿足丁屋的需求,是可以探討的。但是她強調,對新界村屋的僭建問題,不存在容忍,並依照「依法辦事、分類處理」的原則將僭建分為三類;第一類屬可以保留,包括小型環保設施、冷氣支架、小簷篷等;第二類是可暫時容忍,如圍封露台、天台半層建築等;第三類是明顯的大型僭建物,包括新建、在建僭建物,都會進行執法。她指有關工作已經進行到最後階段,稍後會交代詳情。

另外,林鄭月娥又指,「樓宇更新大行動」發現有「圍標」情況,當局正與廉政公署合作,向業主提供招標指引。而政府、市區重建局及房屋協會亦已向業主提供意見,包括外牆或大廈內籠維修的一般價錢。而當局也鼓勵更多承建商參與投標。她提醒業主,顧問費不應太低,以防招標時出現不規矩的情形。圍標是指在同一單投標中,參與的公司事先約定以高於合理價錢競投,以賺取額外利潤,所得由所有公司均分。此舉違反公平競爭法。

當局自2009年推出「樓宇更新大行動」,共花費35億元協助全港超過30年樓齡的舊樓進行維修,至今已有5百多棟舊樓完成維修。◇

政府指無計劃重推租置計劃

【大紀元記者黃靜榮綜合報道】香港「租者置其屋計劃」推出8年就被取消,有不少團體要求重推計劃,令更多市民可上車置業。但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昨日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表示,現階段無計劃恢復租置計劃,否則可能會影響公屋單位回收,減慢上樓速度。

政府在98年推行租者置其屋計劃,容許公屋租戶購買他們租住的公屋單位,計劃推行了六期,涉及39條邨。但鄭汝樺昨日指,現階段無計劃重推計劃,因為如再將公屋單位出售,將影響公屋單位的流轉及供應。她表示,現時公屋輪候冊上有15萬5千多人,當中約31,000宗,申請者是30歲以下單身人士,當中超過一半有專上教育學歷,四成人登記時是學生。她指這類申請人未必是公屋計劃優先希望幫助的人士。

鄭汝樺表示,政府計劃未來5年,興建7萬5千個公屋單位,每年興建約1萬5千個;她強調,政府目標是維持一般公屋申請人,平均約3年上樓,有需要會調節公屋供應量。她又說,租置計劃在之前的39條邨會繼續推行,但無計劃在其它屋邨推行。

她又表示,暫時無意收緊公屋富戶政策,現行的公屋租戶申報入息和資產政策,已有效確保公屋資源合理分配;房屋署於上次公屋家訪當中,查訪超過34萬戶,過去3年每年調查約7,600宗涉嫌可疑住用情況的個案。上年度約有24,000個公屋租戶須繳交額外租金。

議員倡設私樓租金扣稅

另外,會上民主黨立法會議員甘乃威指出,私人樓宇住宅租金不斷上升,要求政府幫助租住私人樓宇的家庭,包括提供居所租金扣稅額,設定每年扣除上限10萬元。鄭汝樺說,政府在制定明年的財政預算案時,會收集意見,但當局需要在減低納稅人負擔及公共財政穩建中取得平衡。

亦有議員建議,新居屋的轉售應只局限綠表及白表申請人,不能出售予私人市場,以協助真正有需要置業的人士。鄭汝樺表示,新居屋的轉售限制定於出售後的頭5年,考慮到規範越大,會缺乏彈性,亦不能幫助業主向上流動,實際如何達致目標,會交由房屋委員會討論。◇

相關新聞
2011年10月19日香港簡訊
2011年10月21日香港簡訊
2011年10月26日香港簡訊
2011年10月28日香港簡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