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主辦世大運 提升國際能見度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布魯塞爾29日電)靠著事前縝密的準備與研判,台北市如願取得2017年夏季世大運主辦權。世大運水準僅次於奧運,取得主辦權對於中華民國國際能見度提升的意義,重要性實不言可喻。


台北市成功爭取主辦2017夏季世大運,台北長郝龍斌( 2排右7)與代表團成員一起在攤位前合影。郝龍斌並感謝所有工作同仁努力的付出。(中央社)

中華民國自1987年參與世大運以來,共獲得36金、37銀、54銅的佳績,包括1991年雪菲爾世大運,「風速女王」王惠珍以23秒22的成績在200公尺項目拿下首面金牌。這面金牌可說是極具意義,不僅是台灣在世大運首面獎牌,更是國際性田徑賽事的第一面金牌。

細數中華民國近幾屆世大運成績,包括2007年泰國曼谷7金、9銀、12銅;2009年塞爾維亞貝爾格勒世大運7金、5銀、5銅的穩定表現;今年8月閉幕的2011年深圳世大運獎牌,總成績更達7金、9銀、16銅。國內年輕運動選手展現的潛力,的確有著相當的期待。

由於世大運競技水準,規模僅次於奧運的第二大綜合運動會,這次成功爭取,不僅是首次主辦屬於亞、奧運項目的綜合型運動會,更是台灣有史以來主辦的國際最大運動賽事,其規模遠勝2009年的世界運動會、2009年聽障奧運。

運動場上講究的實力,而體力就是國力。亞洲國家包括日(1995年福岡)、南韓、中國大陸、泰國(2007年曼谷)都主辦過世大運。其中,中國大陸也舉辦2001年北京、2011年深圳世大運;韓國除了2003年舉辦大邱世大運,2015年世大運也將在光州舉行。

這次台北市藉由2009年聽奧、2010花博成功經驗,獲選主辦2017世大運,對於未來台北市繼續爭取申辦2019年亞運會,不啻如虎添翼。


台北市成功爭取主辦2017夏季世大運,在FISU宣布的那一刻,台北代表團拿出預先準備的旗子揮舞,場面熱烈感人。(中央社)


台灣拿下世大運2017年主辦權,台北市長郝龍斌(左6 )與體委會主委戴遐齡(左5),率團與國際大學體總會長加里恩(Claude-Louis Gallien)(中)合影。(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