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申辦世大運 北市:國家形象增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18日電)台北市政府同步爭取申辦2017年世大運與2019年亞運會,遭綠營議員質疑恐「債留子孫」;北市府今天回應預算編列與執行狀況,且認為申辦國際大型運動賽事有助提升國家形象。

民主進步黨籍台北市議員吳思瑤質疑,這兩項賽事若申辦成功,要投入新台幣965億元,相當於台北市一年總預算近半額度,可能留下大筆負債。她認為應將申辦這兩項賽事送交公投,由市民決定。

北市體育處今天回應指出,申辦國際賽事應以大視野及大氣度看待,著眼的是可提升國家整體形象、進行城市改造、促進周邊經濟效益、增加就業機會等利基,尤其強化國民自信心,提高國家地位更為重要。

有關經費編列與執行,體育處官員說,預算採逐年編列,加上經費是中央和地方各負擔一半,不致「債留子孫」。以申辦2017年世大運而言,375億元扣除原本已編列預算執行的籃球館、網球中心,以及大巨蛋經費144億元後,約為231億元;若申辦成功再逐年編列預算執行,平均一年約38.5億元,並非一年就要花費375億元;申辦亞運也是如此。

官員表示,任何城市申辦國際綜合性運動賽事,不可能把所有場館全部蓋好等在那裡,再申辦國際賽事;而是藉由申辦到國際賽事後,進行城市整體規劃與建設,同時會以大台北地區共同合作方式辦理,以提升城市競爭力與整體形象;最近的例子如廣州亞運,以往漢城奧運也都是如此。

至於場館延續使用問題,體育處以聽奧期間重新整建的台北田徑場為例表示,98年9月聽奧結束後,至今年9月底止,場館使用情形踴躍,除辦理各項活動並開放市民使用,共計206萬多人次使用過田徑場,平均每月使用人次約8萬,冠於國內所有縣市田徑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