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慰安婦「和平碑」事件引發日本抗議

人氣 7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文龍韓國首爾報導)韓國慰安婦要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樹立「和平碑」,引發韓日兩國新一輪外交摩擦。日本官房長官籐村修要求韓國政府中斷慰安婦在日使館前的「立碑」行動,並稱「立碑將會給日韓外交活動產生負面影響」。韓國政府則表示民間活動「不便干預」。

12月9日,幫助慰安婦申訴的韓國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以下簡稱「協議會」)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舉行示威,抗議日本官房長官的上述言論,並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負起法律和行政責任。

該「協議會」此前宣佈,下週三(14日)在日本駐韓大使館舉行第1000次集會時,將在日本使館前樹立慰安婦和平碑,日本政府對此迅速做出反應。

日本駐韓大使武籐正敏上月25日也在會晤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樸錫煥時敦促稱,「希望韓國政府出面阻止樹立和平碑」。本月8日,日本官房長官籐村修舉行記者會表示,已經要求韓國政府中斷韓國市民團體樹立慰安婦和平碑。籐村稱,「樹碑將會給日韓外交活動產生負面影響」。

日本方面的態度不但引起韓國慰安婦團體的強烈抗議,韓國政府也站在受害者一方。韓國政府認為,此次樹立和平碑是市民團體推進的事宜,而慰安婦問題的根本責任在日方,所以日本應從大局出發承認法律責任,併進行真誠的賠償。

為了尋求日本政府的賠償和道歉,「協議會」自1992年1月8日開始,組織慰安婦受害者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舉行長期示威請願。由於這一活動每週三舉行一次,因此也稱為「週三集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慰安婦老人們也相繼離開人世,僅存的慰安婦受害者大部份已達八、九十歲高齡。豈今為止,慰安婦受害者以及原子彈受害者的索賠問題至今未有結果。

據估計,日本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各國強征的慰安婦至少在40萬人以上,其中有超過20萬中國婦女先後被逼迫為日軍的性奴隸,日軍慰安所遍及中國20多個省,中國是日軍慰安婦制度的最大受害國。

然而在中共執政以來,中國慰安婦受害者要求賠償的訴訟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中共在《日中聯合聲明》中,放棄了個人賠償請求權,中國慰安婦受害者因此失去了索賠權。

相關新聞
中共不代索賠 慰安婦徒悲哀
日本迴避美國會要求對慰安婦事件道歉
美眾院通過「慰安婦」議案
韓國第900次慰安婦集會酷寒中進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