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峰會達預期效果 法國總體反應平和

【大紀元2011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亦凡法國報導)由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推進的歐盟新協議,在有27國出席的峰會上,以26票順利通過,只有英國投了反對票。對此次峰會的結果,法國的各大媒體反應不一。

媒體強調英國「主動落單」

也許是出於法英之間的常年競爭,法國各大報特別注意的是此次歐盟峰會上,英國陷入孤立狀態。英國的決定是理智性的還是為了主動拉開距離?世界報有一篇報導很有趣味性,報導稱英國現在更加像個島國了。雖然英國對歐盟的建立有著不可忽視的功勞,但在這次峰會上,卡梅倫對新歐盟協議的排斥更加顯示出英國自從加入歐盟以來,它的唯一興趣就是要統一市場,對其它方面的是漠不關心。費加羅報在峰會結束之後的頭幾篇報導中,有三篇是談英國的「主動落單」的事實,還報導了英國媒體對卡梅倫此次決定的驚訝態度,並在網站上展開對網民的調查問卷:「大不列顛在歐洲還有地位嗎?」

默克爾與薩科齊的勝利

右派大報費加羅報的評論說,法國總統和德國總理週一在巴黎準備的協約戰勝了一切。歐盟峰會之所以能建立一部由17國(歐元區國家)加上另外9國簽署的新歐盟協約,全靠「默爾科齊」搭檔的密切合作。該報導評論說,英國與新協約的對抗反而幫助了法國總統薩克齊說服其他反對國的首腦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會後,薩科齊表示說對峰會結果比較滿意。其一,他得到了預期想要的「對歐盟在歐盟委員會監督下的多國治理制度」,以此加快作出決定的速度並設定每月歐盟國家首腦的聚會。其二,新協約增加了歐盟的團結,即歐洲央行會對負債較高的國家給予支助。

法蘭西銀行行長諾亞(Christian Noyer)對此次峰會地結果也持樂觀態度,他說:「該項協議是幾乎所有歐盟成員國共同達成的,有助於緩解對歐元區國家的借款利率的緊張局勢。」

「未來與國際信息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本杰明•卡爾頓(Benjamin Carton)在接受法國電視一台採訪時,當被問及道:現在可否說歐元得救了?他認為還不能這麼說,因為歐洲的問題不是歐元本身,而是公共債務率問題。所以說,歐盟峰會所通過的協議不會有甚麼特效,新協議還不能治病。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新聞
歐債危機:法國里昂華人多無奈
台經建會主委:應對歐債危機 政府有藥方
應對歐債危機 瑞典調高大銀行資本充足率
歐債危機 挪威人心甘情願為聖誕節掏腰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