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選港特首過關 泛民奪選委二百席

人氣 2

【大紀元2011年1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辛玲、鄭麗駒香港報道)將於明年3月投票選出新一任行政長官選舉的「小圈子」選舉委員會,經過周日的界別分組選舉投票後,1,200名選委已全部產生。泛民主派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在高等教育、資訊科技、法律、教育、社福等界別取得壓倒性勝利,穩奪超過190個選委席位,足以提名代表競選特首。有學者指出,泛民這次選舉得利,顯示香港中產階層對香港的核心價值和民主的訴求仍然堅定不移。

選委會選舉周日晚上投票結束後,經過通宵點票,昨日(12日)上午6點後陸續公佈結果,到中午過後全部界別投票結果產生。

派出近2百人參選的泛民主派,在高等教育界、社福界、資訊科技界、教育界及法律界的分組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其中高等教育、資訊科技及法律三個界別的名單全數當選,分別有24、20和30席。此外,社福界取得59席,教育界25席,會計界9席,醫學界2席,衛生服務界1席,工程界2席,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1席。連同泛民立法會議員的23個當然議席,泛民最少取得196個選委會席位。若果加上一些有可能支持的選委,泛民的支持票總數將超過2百張,明顯高過提名特首候選人門檻的150票。

泛民成績較差的是工程界,8人名單中只有2人勝出。當選的黎廣德歸咎於泛民太遲進行初選。在區議會界別及中醫界,泛民則全軍覆沒。

選管會主席馮驊表示,在今屆選委會選舉中,一共有65,500名選民投票,投票率為27.5%,比上屆2006年的27.43%微微上升。


開始點票(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選管會主席馮驊(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選民「根本上厭倦小圈子選舉」

進入特首選舉小圈子的多名泛民主派人士,對泛民的參選成績感到高興,相信泛民已取得足夠選委會席位提名代表參選特首。在社福界當選的羅致光表示,今屆泛民派出69人參選社福界,在60席中取得59席,當選比率約九成,較上屆選舉更好。他指出:「今次選舉結果也反映選民的訴求,希望泛民可以有人出來參選,令到這個選舉氣氛更加熱烈。」

他們紛紛談到了當選的理念,就是要取消小圈子選舉。在法律界當選的張達明說:「有一個團結的聲音就是說,我們不再要功能組別,不再要小圈子選舉。這個聲音我覺得很自豪,因為我們法律界不是只顧著賺錢,不是只顧著利益,而是看到整體香港市民的利益。」他認為,今屆法律界的投票率較上一屆低5個百分點,原因就是選民「根本上厭倦小圈子選舉」。

高教界的黃志偉也說:「有一部份的廢票所寫的字眼很清楚,那些選民清楚地希望沒有小圈子選舉,令到香港市民大眾人人都有投票權去選我們的特首,有權去選我們立法會全部的議員,這個訊號是很清楚的。」

對於泛民在資訊科技界的20人名單全部勝出,當選的莫乃光表示喜出望外,他說:「看到投票率都比較低,一般來說都對泛民不利,而且我們跟很多界別的朋友接觸時,都知道我們的動員能力是遠遠不及譬如建制派的候選人,但出來的結果仍然對我們來說有很大的意外。」

資訊科技界早前被揭發有建制派團體涉嫌種票,他一度擔心會影響選情,但泛民候選人最終仍然大勝,「反映出今次選民是希望見到我們界別中,將來除了為業界、為香港、為民主做事之外,我們也希望繼續努力保持界別裏的選舉的廉潔公正,因為這個今次也困擾我們業界很多的選民,我們不希望這樣的情況繼續發生。」


勝選泛民界別(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勝選泛民界別(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何俊仁:將表達市民訴求

有意代表泛民參選特首的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昨天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對選舉結果感到鼓舞,這顯示選民希望泛民有人參與特首選舉,將市民的訴求帶進辯論中。他說:「我會在未來的日子中,一方面會盡力爭取在泛民初選程序中勝出,代表民主派參選;同時我會繼續我以往努力的精神和態度,指出現今建制派的候選人他們宣示出來的理念和他們的政綱,有甚麼是不足的,有哪些不能夠達到香港人的期望,和不能符合我們的核心價值。」

他要求建制派的候選人接受公開辯論。泛民下月將舉行兩場特首辯論,邀請選委和市民參與。

被問到多位表明支持梁振英的選委候選人都落敗,何俊仁表示,泛民與梁振英之間不存在爭票,而梁振英有很多理念與泛民南轅北轍,對方也沒有就民主法治和打擊地產霸權表明立場。

另一位泛民特首參選人民協馮檢基說,對泛民取得佳績感到高興。對於有泛民背景的當選人士表示不一定會提名泛民的代表參選特首,馮檢基呼籲他們尊重市民的意願,提名泛民的代表。


勝選泛民界別(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勝選泛民界別(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得票名單(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學者:中產堅持核心價值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表示,在今次的選舉中,儘管某些界別的投票率比較低,但是總體結果仍超出大家的預期,顯示中產專業階層對香港的核心價值和民主的訴求仍然堅定不移。他認為北京當局不應將泛民在區選的失利,視為港人放鬆對核心價值的追求,「中央都應該認識到,作為中流砥柱的中產,其實對香港民主訴求的堅定不移的決心是相當大的。它怎麼去回應這個訴求呢?我相信今次選舉的信息都非常清楚了。」

他指出,泛民當務之急要做好兩件事,第一就是如何鼓勵更多市民在明年1月8日泛民初選時出來參與投票,第二就是參選人必須盡快提出他具體的政綱,清楚說明泛民和建制派的分別。

對於建制派唐英年與梁振英之爭,成名估計在第一輪投票時將淘汰其中一位,「中央很大可能在第一輪投票之前會向香港的傳統左派或者建制派的核心發出一個明確的訊息,以免出現建制派本身內耗,讓泛民增加他們的議價能力。」他又說應該擔心的是梁振英,「到現在肯定是支持梁振英的人應該還不夠150票,如果他到時候拿到的票高出150票,甚至是遠超150票,就很大機會可能是中央在背後施加影響力,讓香港一些傳統左派投票給梁振英。這方面都是一個很大的指標。梁振英在中央到底有一個多大實力的後台,他的票的差別就會成為一個指標。」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鄭宇碩也認為,泛民今次選舉結果比預期好,對於有泛民背景的選委宣稱不一定會提名泛民的代表,他表示不擔心。「大家都知道,任何一個泛民的選委候選人,他拿著泛民的旗幟、拿著一個泛民的政綱而贏得席位,這個提名的程序是公開的,我覺得他很難不去遵守自己的承諾,那實在是很難向選民交代的。」

他指出,泛民目前主要的挑戰是提出一個包括各種重要議題的出色政綱,從而迫使兩位建制派的候選人進行有意義的辯論。◇

相關新聞
港機構關注政府研增公院收費
港煥居計劃協助劏房戶搬遷
林世雄:下月公布規管網約車研究結果
23日凌晨多區電壓驟降 港中電:受不穩定天氣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