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近年中美貿易爭端多起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在全球經濟走勢不明朗的情況下,美中間有關貿易與投資的緊張局勢持續升級,爭議議題從匯率、大宗物資、製造業、農產品、綠能產品到服務業及智財權,涵蓋層面甚廣。

《路透社》12月15日報導中列舉了近年美國對中國產品採取的貿易措施或調查,以及雙方訴諸世貿組織(WTO)的爭端。

1. 2011年12月,美國商務部公布初裁,決定對中國高壓鋼瓶(high-pressure steel cylinders)課徵反補貼稅22.34%,加以反傾銷稅5%至26%,以保護美國僅存的一家業者。

2. 2011年11月,美國對中國製太陽能產品啟動雙反調查。

3. 2011年10月,美國參議院通過法案,允許美國企業以目標國低估匯率為由,要求美國政府對該國產品展開反補貼調查。

4. 2011年10月,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對來自中國的鋼輪課徵高達193.54%的反傾銷稅。終裁預定在2012年1月公布。

5. 2011年9月,美國公布對自中國進口之塗佈紙(COATED PAPER)課徵雙反稅,最高達313.8%。2011年歐盟首次對中國產品課徵反補貼稅,涉案產品即為塗佈紙。

6. 2010年10月,美國決定對中國銅管課徵高達61%的反傾銷稅。

7. 2009年11月,美國對中國無縫鋼管課徵48.99%至98.74%反傾銷稅,以及13.66%至53.65%反補貼稅。

至於美中貿易戰訴諸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的案件,亦相當頻仍,近年雙方在WTO互告的情形,整理如下。

1. 家禽
2011年12月,美國向WTO提告,指中共2010年9月對美國雞肉課雙反稅違反世貿規定。WTO先前曾認定美國禁止進口中國雞肉違反世貿組織規定,美國國會已在討論替代方案。

2. 輪胎
2011年9月,WTO裁定美國在2009年對中國輪胎採行的35%額外關稅,符合WTO規定。這項措施是美國在中共入世後,第一次依據中共的入世承諾對中國產品課徵額外關稅。

3. 原物料
2011年7月,WTO就美國控告中共對原物料的出口限制不符合WTO規定的爭端案件,裁定中共敗訴。中共在8月表示將會提出上訴。

4. 風力技術
2011年6月美中雙方就美國在WTO控告中共對風力發電公司提供進口替代補貼措施違反WTO一案達成協議,中共同意停止補貼。

5. 鋼管、非公路用輪胎和複合編織袋
2011年3月,世貿組織就美國對中國鋼管、非公路用輪胎和複合編織袋等產品採取雙反救濟爭端解決案,做出支持中共的裁定,認定美國在計算反傾銷稅及反補貼稅時,以非市場經濟體計算之傾銷差額,可能將屬於補貼範圍之部分納入計算,構成違法的雙重救濟。不過,世貿組織支持美國將折價土地、電力及貸款額度等視為補貼的作法,將可作為未來美國的進展反補貼案件的重要參考。

6. 特種鋼
2011年2月,美國向世貿組織控告中共在無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對美國特種鋼採取的雙反救濟措施,違反WTO規定。

7. 信用卡
2011年2月,美國就中共允許中國銀聯壟斷電子支付市場案,向WTO提出控告。

8. 分銷服務和智財權
2009年12月,WTO裁定中共限制外國出版物和音像製品進口的措施違反其入世承諾,中共在2010年7月表示接受裁決,美國相關團體正在密切關注中共將如何修改措施,以符合WTO規定。

近年中共對美國產品採取的貿易措施包括:

1. 2011年12月,中共決定對自美國進口的大型汽車及越野車課徵高達22%的懲罰性關稅,中共係於2009年在美國對中國無縫鋼管課徵反傾銷稅及反補貼稅後,決定對美國汽車展開雙反調查。

2. 2011年11月,中共商務部決定對美國能源政策及補貼措施啟動調查,調查範圍涉及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再生能源相關產品、設備及零組件。

相關新聞
輪胎貿易起爭端 中國面臨美國首例特保限制
美國調查中國鋁補貼 貿易緊張升溫
美國際貿易委員會關注中國侵權問題
中國出口導致美國貿易逆差擴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