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北京「一狗政策」引民眾抗議

人氣 114

【大紀元2011年1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據維基解密(WikiLeaks)網站公佈的一份美國外交電文指出,北京市政府曾於2006年頒佈限狗政策,規定特定地區的居民只能養一條非「大型或危險的狗」,此舉引發民眾抗議與爭論。有學者認為,這項緣由不詳的新規定所引發的爭議,反映出中國民間社會的發展未臻成熟。

這份由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於2006年12月4日建檔的電文透露,北京市公安局與市府其它3個單位於11月6日宣佈一項新的限狗政策,其中最引人爭議的是,它規定北京市中央地區的家庭只能飼養一隻狗,而且非「大型或危險的狗」。(所謂大型狗是指高度超過35公分,而危險狗則沒有明確定義。)這項命令還要求狗隻必須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種,並以皮帶拴住,而且在市區劃定「禁狗區」。無法達到要求的飼主被建議將狗隻送給國營的養狗中心或送到北京以外的地區。違反規定者,將被處以最高人民幣1萬元的罰款。

11月11日,有大約500人在北京動物園附近舉行集會,以抗議這項新的規定。據外國媒體報導,警方逮捕了大約18名抗議人士。電文稱,此一限狗政策顯然觸動了北京當局的神經。該政策也讓警方感到頭痛,因為警方沒收了無法繳納罰款的飼主的狗,以致於很多警察局的地下室都擠滿了狗,警方還得照顧牠們。

針對這項新政策,支持與反對的民眾也在網上展開激烈辯論。有反對者表示,政府不應該只因為有些人不喜歡狗,就禁止民眾的嗜好。如果說養狗會打擾別人的話,那誰去管吸煙者、賭徒、酒鬼、有口臭和體味的人?但支持者認為,狗並非人類的好朋友,牠們只對主人忠誠,而且會攻擊別人。

電文引述《新京報》一名周姓記者的話說,因為中共宣傳部門曾就此議題發佈報導原則,所以主流媒體看不到上述的辯論。周姓記者指出,媒體被禁止批評該政策、援引其它國家管理狗隻和飼主的經驗、發表闡述「人狗和諧共存」的報導。他自己寫的一則報導就被編輯取消發表。

一名清大李姓教授認為,北京「一狗政策」引發爭論,反映出中國民間社會的發展未臻成熟。法治國家的城市都有制定養狗的規定,這些規定會以公開的方式隨時間發展。相較之下,沒有人知道北京為何制定這項新規定,因而留下許多謠傳和想像的空間。李姓教授猜測說,這項規定的起源大概是因為狗的飼主和鄰居之間的爭議無法解決,當事人也不相信司法制度可以公平地處理問題,於是透過高層的影響力爭取有利自己的結果。甚至有謠言指出,江澤民曾針對狗的控管問題寫信給胡錦濤。李姓教授質疑說,地方政府應該解決的事,怎麼鬧上高層領導人那裡?

李姓教授同時懷疑,新的規定與公共衛生受狂犬病威脅之間有何關連。李姓教授稱,死於狂犬病的人很少,更不要說被狗咬。他引用衛生部的數據說,在2005年有2,545人死於狂犬病,而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有大約10萬人,改善交通問題才是政府所面對比較急迫的工作。

長期擔任大使館線人的某民調公司袁姓總經理指出,儘管代表狗隻飼主的有力抗議活動不太可能出現,但他預期這項限狗政策的發展會類似1993年的鞭炮禁令。在一開始打壓燃放鞭炮之後,執法人員越來越馬虎,人們也開始忽略鞭炮禁令,北京市政府最終在2005年廢除這項規定。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維基解密:北京奧運 美要求視察中南海
維基解密:受江左右 胡錦濤悔無實權
維基解密:利比亞欲向臺灣學習衛星技術
維基解密:律師談人權 批中共司法不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