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中國互聯網寡頭壟斷趨勢嚴重

人氣 4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文綜合報導)2月17日,互聯網實驗室發布《互聯網壟斷調查研究報告》,指出中國互聯網產業已出現寡頭壟斷現象,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家公司位居中國互聯網壟斷企業前三名,三大公司的總市值已佔中國所有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總和的70%以上。

據京華時報報導,《互聯網壟斷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1月,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大公司的市值合計達774億美元(這還不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支付寶、口碑網等未上市的子公司),佔中國所有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總和1,105億美元的70%以上。

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分別在即時通訊、搜索引擎、電子商務和第三方支付四大領域形成明顯的壟斷。根據2010年第三季度的數據,騰訊在即時通訊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76.56%;百度在搜索引擎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72.3%;而阿里巴巴佔據企業間(B2B)電子商務領域市場份額的54.39%,旗下的淘寶在消費者間(C2C)電子商務領域的市場份額高達94.71%;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則佔據第三方網上支付市場份額的71%。

據北京商報報導,目前互聯網行業的壟斷行為主要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具體表現有捆綁搭售、限定交易和拒絕交易、歧視性壟斷等。捆綁搭售是互聯網行業中常見的現象,是利用自身壟斷優勢擠壓競爭對手的行為。最典型的是騰訊的QQ客戶端軟體的捆綁搭售。
  
反壟斷專家胡鋼表示:「互聯網市場壟斷的本質基本可以分為兩方交易市場壟斷與多方交易市場壟斷。互聯網行業壟斷以多方交易市場壟斷為主流。多方交易市場壟斷的判定具有隱蔽性,即用免費市場上的壟斷掩蓋了收費市場的壟斷得利,人們往往只注意到免費市場上的壟斷,而忽略了收費市場。」

對於反壟斷的對策,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認為,從社會層面來說,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監管體系;從行業層面來說,需要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繼續推進市場化發展。互聯網市場應放寬市場准入,逐步引入多種形式的競爭,並選擇時機合理進行行業重組。

方興東說:「如果中國的互聯網從業人員失去了平等、自由、開放的互聯網精神,那將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中國需要一場互聯網反壟斷的啟蒙運動。」

相關新聞
終結微軟IE壟斷時代的10大理由
微博客改變中國信息傳播生態
山東增設「虛擬警察」監管網絡輿論
谷歌微軟未獲中國互聯網地圖牌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