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走馬觀花悉尼過新年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19日訊】按照中國人的習俗,賀新年活動總是選擇在大年除夕才開始,但作為移民雲集的大都市悉尼,慶賀中國新年已經成為了一種多民族的多元文化,所以距離除夕還有一些日子,商業街上的舞獅采青已經迫不及待地熱鬧了起來,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同樣的內容,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濱鎮率先邁入新年

最早舉辦迎新年活動的,應該要算悉尼以南二十公里處的濱鎮(Bankstown)了,這是一個由濱鎮市政府出資籌辦的民間慶典,市長親自坐陣道賀,各個民族團體不分你我,相繼登台演出,五彩繽紛、喜氣洋洋。與其說是賀新年,倒還不如說是市政府借中國新年的機會舉辦一次多元文化的和諧活動。

其間最大的亮點可能就是為活動拉開序幕的天國樂隊了,一身明朝服飾的天國樂隊獲市政府專門邀請,雄壯的的樂曲贏得掌聲不斷,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據說,天國樂隊是由當地法輪功功修煉者組成,在澳洲也算是頗有規模的兼職樂團,經常獲邀參加社區的活動。

女市長塔納說濱鎮是新移民的聚集地,區域內擁有了超過130個文化種類和語言,其中最卓越的文化首選越南文化和中國文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濱鎮是一個草根階層雲集的地方,卻也曾經出了個澳洲總理保爾基廷,人們常常戲稱草窩窩裡飛出個金鳳凰作為一種濱鎮居民的榮耀。

華人和越南人有著過中國新年的習俗,慶典方式基本相同,但奇怪的是十二生肖中,唯獨今年的生肖不一樣,據說當年越南使者到中原吸取文化風俗,用畫的方式帶回了十 二生肖,結果錯把兔子看作了貓,所以中國的兔年在越南成了貓年,一直延續至今,故事的出處或許是個新年笑話,千萬別當真,但今年是貓年確實是真的。

濱鎮的整個活動可以說是充滿快樂,雖然是政府主辦卻看不見任何政治色彩。

展現民主價值的越南新年

要說充滿政治色彩的慶典活動,那非越南社區的新年集會莫屬了,每年費爾菲德地區連續三天的慶新年集會引來十幾萬的遊客,場內掛滿了澳洲國旗和南越時期的黃彩三線國旗。

在二面象徵自由的旗幟下,紐省省長、反對黨領袖、諸多議員和社區領袖到場參加剪綵儀式,這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 ,所謂的外交抗議在自由越南社區完全沒有立足的地方,台上台下一同高唱自由越南歌曲,宣揚越南經典文化與歸還越南自由的夢想同時在舞台上展現。

雖然政治色彩濃烈,議員們在發言中也時不時地用越語喊幾句反越共的口號,但整個活動不存在任何不和諧的景象,反而感受到他們的那份凝聚力,就像一個流亡政府帶領著一群用愛築起的大家庭,共同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間裡,他們的整體力量,他們的自得其樂,旁觀者也感染幾分。

前澳洲總理馬爾科姆•弗雷澤(Malcolm Fraser)的出席令現場掌聲歡呼聲不斷,越南社區對他的敬意情如父母,主辦單位為他送上一張經典的照片,那是一艘滿載越南難民的小船在大海中顛簸,難民們伸出求救的雙手,西貢淪陷之後,弗雷澤政府處於國際人道主意,終於打開澳洲國門接受了第一批越南難民,才有了越南人大難不死安家立業的今天。

碩大的廣場上,堆滿食物的涼棚內外人頭濟濟,歌聲震耳欲聵,我一邊吃著越式特別牛肉粉,一邊感歎著眼前的這一切,越南人舉家逃難投奔怒海在世界史上留下了悲壯的一頁,所有能在自由國土生活下來的越南人都是九死一生的幸運兒。三十五年過去了,西貢自由的夢依然緊緊地握在手中,姑且不論他們追求的目標是否虛無縹緲,但至少他們用行動向澳洲政府表明了他們的誠實,「我們沒有欺騙你們,我們始終如一,我們是越南難民。」

台灣僑胞過新年

每年以比較低調的方式來慶祝中國新年的團體那就是可愛的台灣僑胞了。

為了降低所謂的壓力和干擾,一個名為留台校友會的第三地人士承擔了外交使者的角色,擔負起了每年的賀新年晚宴的正常進行,這也是一年之中難得的機會讓一些紅色團體前來包桌捧場的活動,到會的澳洲政府官員在大力讚美台灣的經濟、民主、自由的同時,也無不流露出對大陸獨裁的厭惡和對台灣的國際地位的同情。

台灣人以其堅實的經濟、文化、專業等基礎紮紮實實地移民澳洲,沒有一個是以難民方式逃進來的。可他們正不得不以一種乞求的姿態,伸長了脖子掂起了腳,揮舞著含笑的綵帶,希望澳州社會能看見他們。
筆者看見台灣人出錢出力撐起一個歡樂的舞台,絕非為了自娛自樂,而是體現了一種奉獻精神,一種低調的宣傳,一種無奈的自衛,為了一個團體不被有意忽略——在一個強大的勢力下,這個團體已幾乎被邊緣化了。

晚宴上我遇到一位老友,一位經常出入中領館的紅色藝術家,他不得不坦誠參加這樣的活動即興奮又擔憂,興奮是獲得了紅色地帶無法感受到的自由氣氛,擔憂是怕承受那邊的壓力。這可能就是在澳華人最可悲的地方了。

悉尼月下新年夜遊

在整個悉尼的中國新年慶祝活動中,規模最大的當屬除夕之後月光下的彩車大遊行了,市中心的繁華地喬治街從市政廳到唐人街路段全程設置護欄,警察封路五個小時,盛大的遊行隊伍招徠近十萬人的圍觀,二千七百個參加者,其中三百多人來自中國大陸。但是,悉尼市政府最得意的作秀,摩爾市長最風光的露臉,卻夾帶著強烈的政治色彩和不和諧因素。

一個原本屬於自由夜空下的澳洲華人慶典,一個不分彼此皆兄弟的民族和諧,因為中共及越共官員當上了遊行隊伍的領路人,使得慶典活動像煙灰色的夜幕般令人不安。紅色團體當然欣然雀舞,不方便團體默默退出;為了防止紅色國旗招徠非議或致抗議,市政府禁止圍觀者手持國旗,把自家的也禁掉了;為了避免紅色官員尷尬面對一些修煉團體,市長安排那些官員們提前離開觀禮台……

有人說摩爾市長錯誤地以為中國新年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年,筆者不以為然,摩爾市長身著紅服唐裝,隊伍行進中的一切精心安排,過多的西人為隊伍充數,紅色越南以及韓國團體與華人共舞,很明顯,摩爾市長心中明白中國新年的歷史淵源,盛唐時期就傳入周邊鄰國的中國傳統節慶是一種古老文明的象徵,是一個純粹的民間活動,不應該被政治勢力或政治色彩所污染。

人們都清楚越共對越南社團不具有代表性,同樣,中共官員也絕對不能代表華人整體。也許摩爾市長內心也有說不出的滋味,或許是經濟誘惑力,或許是所謂國家利益,抑或是她也身不由己,不得不在某些時候閉上眼睛?

當遊行臨近尾聲時,面對空蕩蕩的觀禮席上只剩下摩爾市長夫婦在慘淡地鼓掌時,我心中不免憂傷感歎,不把人類的精神文明放在首位,夜幕下的光彩再耀眼,也可能是浪得虛名。

如果摩爾女士也能像筆者一樣去參觀一下各城鎮、各社區的新年活動;如果摩爾女士真的想體現悉尼的多元文化、各族裔和諧共處的特色,我想當今這位悉尼女市長也會發現,由悉尼市政府統籌的悉尼大遊行擁有很大違背常理的缺陷。

但願,明年夜幕下的盛大慶典活動,不再讓生活在澳洲的華人有萬分的無奈和遺憾。

相關新聞
看新聞學英語:印尼雅加達慶祝中國新年
中國新年亞洲舞蹈大展
「飛天」藝術學院慶中國新年 舊金山展露秀雅嬌美
圖片新聞:慶中國新年 苗寨鬥馬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