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轉農」熱潮席捲中國大陸部份省市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26日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跳出農門實現「農轉非」是農村孩子的夢想,而現在,不少大學生又開始渴望「非轉農」重回農門了,只是就像當年的「農轉非」很難一樣,現在的「非轉農」也很難。

華中科技大學一畢業生為此懸賞2萬元,希望有人能幫他把戶口遷回農村老家。「回農村老家,十萬火急!」日前,網友davidrandy在華中科大白雲黃鶴論壇上求助:畢業時想把戶口遷回農村老家,但遭派出所拒絕;現在農村開始辦理房產證,如戶口不在就辦不成;有可以幫忙的,2萬元人民幣重謝!

浙江金華市的吳先生告訴自由亞洲電臺:現在城市戶口房價特別高,我們自己工資15倍都賣不起,我們只是想回家,因為我們農村戶口的話國家有規定可以申請宅基地,農村那邊假如說徵用土地,利益很大的,城市的話我們覺得根本就沒有容身之地,感覺自己不像中國人,連選舉權都沒有的,我現在也不算是真正的城市戶口,我要把我自己的戶口變成真正的城市戶口我必須要在市區買一套房子,戶口才能轉到我房子下面去,問題是我現在買得起房子嗎?

據瞭解,吳先生夫妻倆人的戶口都在人才市場掛著,兩年還要交八百多元的儲存費,孩子已經六個月大了還不能上戶口,等到孩子長到五、六歲學齡時,不知道去哪裏上學,因為到哪裏都要交跨區費用。

自由亞洲電臺報道,這批想轉成農村戶口的大學生大都是95年-2003年畢業的,畢業之後國家又不包分配工作。杭州的王先生表示:農業戶口最起碼你有地,種個蔬菜也能吃,以前上學遷出去回來之後國家分配工作,後來正好輪到我們上下這麼幾屆,也沒分配了,出去的時候戶口一定要遷出去的,那時候是硬性規定,差不多是04年還是05年就沒甚麼要求了,愛遷不遷。

近年來,隨著城市房價的上漲,要求非轉農的呼聲越來越高,他們經常集體到當地市政府,公安局上訪要求非轉農。吳先生表示:我們每個月15號都會去市政府、市公安局,就這個月因為是過年沒有去,金華大概是一百多個人吧,寧波那邊有很多人的。

關注非轉農的民生觀察負責人劉飛躍週四(24日)對自由亞洲電臺說:除了浙江以外,像山東等地都有,據說有些地方出台了相關政策,更多的地方還是拒絕非轉農的,都有些群體性的上訪、請願維權活動。全國來說浙江是最嚴重,因為經濟比較發達,征地拆遷的事情比較多,學生讀書的比例也相對較高,現在已經成為全國性的現象。

據金華日報報導,浙江金華義烏市去年10月出台了「大中專院校畢業生戶口『非轉農』實施辦法」,規定1995年及以後畢業、肄業、結業,未曾被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含國有控股企業)、縣屬及以上集體企業正式錄用,且未享受城鎮居民房改政策的人員;被大中專院校招生錄取遷出時屬義烏市農業戶口的人員,他們可由城鎮居民戶口轉為農村戶口。

在義烏,農村戶口含金量較高,可以享受舊村改造的建房指標,可以分得村集體土地徵用款等等。所以,原來轉為城鎮戶口的人都願意把戶口重新遷回農村。但有人認為,「非轉農」是在搶佔農村村民的利益。

報導認為,這項戶籍制度,為城鄉二元體制寫下了悲劇式的註解。原本平等的人因為戶口的性質不同而被劃分成兩類,受到不一樣的待遇;原本代表著出生地的戶籍,竟成為「城市人」和「農村人」的標籤。僅僅因為出生地的不同,人們必須面對不同的起跑線,接受不同的人生,是無奈,更是可悲。何時才能還原戶籍的本來面目?何時不同的戶籍能享受同等的待遇?何時生活不再因為戶口變得更美好?

相關新聞
石家庄實施戶籍制度重大改革
農轉非上當 寧夏農民強烈要求非轉農
北京順義塔河村3億征地補償款遭侵佔
李野:土地、土地還是土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