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政府關門?看美國會攤牌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3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特稿)美國政府將被迫關門?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但卻是本週內可能發生的殘酷事情。歐巴馬(亦譯:奧巴馬) 總統已呼籲國會兩黨考量國家脆弱的經濟及人民的福祉,尋求共識,儘快達成預算協議。

從去年10月1日開始的美國2011年會計年度,已經進入第6個月,但聯邦政府預算卻遲遲未獲國會通過。這是民主制度的後遺症。

去年11月美國舉行期中選舉,一舉奪回聯邦眾議院控制權的共和黨,標榜代表最新民意,矢言為人民看緊荷包,要求大幅刪減政府支出。

在兩黨僵持不下的情況下,2011年會計年度預算一直無法通過。為讓政府繼續運作,國會通過暫時支出法案,不過這項暫時支出法案的經費只夠用到3月4日。

2月19日,共和黨靠著席次優勢,在眾院強行通過刪減610億美元的財政支出法案。不過控制參院的民主黨已揚言,不會讓法案過關。歐巴馬則警告,將褲帶勒得過緊和過猛,將嚴重傷害正在復甦中的經濟,因此即使參院通過,他也將動用否決權。

其實聯邦政府關門在美國並非新聞,最近一次發生在1995年。當時的柯林頓(亦譯:克林頓)政府比現在的歐巴馬更慘,在期中選舉中,參眾兩院都拱手讓給共和黨。柯林頓為聯邦政府預算與共和黨兩度協商均破裂。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無錢可用的情況下,柯林頓於11月14日宣佈關閉聯邦政府。

根據美國法律規定,聯邦政府關閉期間,除白宮、國會及攸關人民安全與生活如國防部、運輸部門等機構外,其餘政府部門只留守必要人員看管,其它公務員一律無薪回家待命。

根據統計,這次聯邦政府關閉,共有80萬名政府員工遭遣散回家,連柯林頓總統也被迫取消前往日本大阪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

那次聯邦政府關閉的危機,在國會通過暫時支出法案後獲得解除,聯邦政府於11月20日重新開放。

不過隨後又因國會拒絕展延暫時支出法案,柯林頓再度宣佈自12月16日起局部關閉聯邦政府,直到1996年1月7日雙方達成協議才重新開放。由於這次是局部關閉,所以只有28萬名政府員工被遣散回家。

在政府關閉期間,人民正常生活作息受到相當大的影響。退伍軍人部沒錢發薪水給退伍軍人;社會安全保險申請無人處理;出國旅行的人無法申請護照;外國人因為美國使館關閉,無法申請美國簽證;公立觀光景點暫停開放;航空業、旅館業和觀光業因外國人得不到美國簽證以及本國人取不到護照,都受到嚴重打擊。

根據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IRS)統計,前後兩次政府關閉,僅觀光稅收就損失4億美元。至於美國國際形象的無形損失,則難以估計。

當時共和黨沒想到柯林頓會使出關閉政府的殺手(金間),本來是要利用新民意來教訓政府,未料人民在嚐到政府關閉的苦頭後,反而責怪共和黨,造成共和黨支持率一夕暴跌。柯林頓反而以苦主姿態,贏得人民同情,為兩年後連任營造有利契機。

目前美國情況與當年相當類似。歐巴馬政府已警告,暫時支出法案經費只夠用到3月4日。共和黨若不能在此之前達成預算共識,將迫使他關閉聯邦政府,所引發的後果必須由共和黨承擔。

共和黨刪減預算的決心仍相當堅定,但歐巴馬政府也毫不退讓,雙方劍拔弩張,眼看攤牌時刻逐漸接近,共和黨是否會在最後關頭因柯林頓經驗急踩煞車,且拭目以待。

相關新聞
美國聯邦政府考慮在白宮前修築地下隧道
美國大學催促聯邦政府放寬學生簽證
美國眾院通過二○○六年聯邦政府總預算
異鄉生活(29)找美國聯邦政府工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