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嬰兒奶粉加幅高於食品通脹

人氣 1

【大紀元2011年03月16日訊】香港消委會調查發現,市面七成嬰幼兒奶粉的加價幅度高於食品通脹,而且缺貨情況嚴重。消委會表示,部份日本牌子奶粉來自地震災區,未來恐怕會缺貨,呼籲供應及零售商不要「發災難財」坐地起價。

自2009年4月開始,消委會每2個月派員到港、九及新界14間指定零售店舖,收集在港銷售的8個主要牌子共33款嬰幼兒奶粉價格按年比較。調查顯示,31款奶粉的平均售價均向上調整,幅度由0.4%至12%,其中24款增幅更高於食品通脹,當中5款的平均售價升幅逾10%。

調查同時發現,即使同一款奶粉,在不同店舖的售價差異也會很大。以今年2月的調查為例,差價最大的是美樂寶愛他美,相差最高幅度達43%,差達58.9元。而最缺貨的奶粉是美贊臣,其次為美素佳兒,缺貨率一度高達94%。兩種奶粉的供應商指已增加供應量。

消委會指,去年全年收到有關嬰兒奶粉的投訴共71宗,而今年首2個月便已有51宗,當中20宗跟缺貨問題有關,15宗是投訴價格訂價或加價過高。消委會建議奶粉供應商研究設立業內守則,加強監管,阻止零售商店不供貨或抬高價錢。

消委會也關注到地震對日本進口奶粉的影響,呼籲本地零售商不要發災難財,指這種做法是極之不道德及不公義,並呼籲供應商確保供應量,不應以價高者得的形式出貨。

另外,15日再有超過200名市民,到太子一間專賣日本奶粉的批發商店輪候購買奶粉,有家長凌晨4時已到場排隊, 還有前日買不到奶粉的家長再接再厲。有家長反映近幾個月奶粉價格普遍提高了一至兩成,也有商店坐地起價。◇

相關新聞
大陸問題奶粉引發居民到港澳搶購奶粉
港人應對奶粉荒 促懲不良藥行
陸客搶購  港澳蔓延奶粉荒
澳門限制陸客搶購嬰兒奶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