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危機促燃料進口 能源界垂青天然氣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於欣然綜合編譯報導】日本311強震與海嘯巨災,造成近一萬人死亡,一萬多人失蹤,經濟損失預計超過三千億美元。與此同時,福島核電站洩漏引發核輻射危機,使得核能源的安全性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分析家認為近期內日本燃料進口將大幅猛增,帶動全球能源價格上漲。核電站未來發展恐受阻礙,能源界將目光轉向天然氣。

據美聯社報導,專家預測日本近期內可能大量增加燃料進口,以補救核危機引起的能源緊缺。目前日本共擁有54座核電站,提供 全國25% 的電力需求。強震和海嘯導致11座核電站關閉。Frost & Sullivan公司能源分析家Ravi Krishnaswamy估計其中5個被關閉的核電站在三年之內難以恢復使用,因此「短期和長期內,我們都可能會看到煤和天然氣的價格逐步提升。」

日本為恢復震災帶來的經濟重創,首先需要恢復大型製造業的正常生產,例如豐田汽車和松下電器公司等。為保證工業用電和彌補核電站損失的電力,勢必進口更多傳統燃料能源,諸如煤和天然氣來緩解這次突發性能源危機。分析人士認為一些能源出口國,諸如印尼,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越南將會從中獲益。

目前日本煤和核能各佔全國能源的25%,而液態天然氣佔30%。日本的液體天然氣進口量已經佔全世界三分之一,天然氣運輸港口大多設置在日本南部,未遭受地震和海嘯影響。歐洲也將增加對日本的液態天然氣出口量,從而提昇天然氣價格。美國本土由於擁有足夠天然氣資源,且液態天然氣出口未成氣候,因此影響較小。

福島核電站危機引發全球關注,雖然核洩漏已基本得以控制,但人們不禁重新思考核能源的安全性以及未來能源走勢。近年來全球能源消耗總量一直呈兩位數字增長。休斯頓紀事報一則報導中說國際能源機構預測2035年,能源需求量將增長40%。為滿足居這高不下的需求,傳統能源石油,煤,天然氣,包括核能,實在缺一不可。「拋棄其中任何一個,餘下的幾項都不可能彌補其空缺。」Chevron石油公司技術總監John McDonald說。

目睹日本在核災難面前束手無策,焦頭爛額的慘狀,世界各國不禁紛紛重新審視本國核電站安全性。美國能源部秘書Steven Chu上週日聲明未來將核反應堆建在大城市附近的可能性不大。雖然他早期曾宣佈由於日本核災使「美國停止核電站建設,還為時過早,」但美國政府已開始著手全面評估核電站運作詳情。政府會否改變核能政策,各界人士正拭目以待。

核能源前途未卜,墨西哥灣BP石油公司去年的漏油事件仍舊令人心有餘悸,而煤資源則一直揹負著全球暖化的沉重包袱。未來能源走向撲簌迷離。紐約時報週二報導中指出天然氣或將受到能源界的青睞。

相對於其他能源,天然氣價格一直偏低,且廢物排放量較少。最新科技發現貝巖中可提取天然氣,令其潛在資源擴大。日本受災期間,鈾的價格跌落30%,而天然氣在歐洲和美國價格增長10%。

John Rowe, 美國最大的核能供應商Exelon公司主席分析建核電站費用越來越昂貴,環境保護機構一再收緊二氧化碳排放量政策,意味著眾多電力公司會把目標轉向天然氣。他稱天然氣無疑將成為能源界的「皇后」。

時刻把握能源動脈的石油公司早已未雨綢繆,準備迎接能源新動向。荷蘭貝殼石油公司總裁Peter Voser接收路透社採訪時稱當前局勢對他們公司十分有利,因為近年來他們的天然氣產量已超過石油。日本核危機後,貝殼公司迅速做出反應,對日本特別增加兩次液態天然氣輸送。

Exxon Mobil去年收購了XTO能源公司,以求在國內蓬勃發展的貝巖天然氣市場中佔一席之地。該公司在卡塔爾擁有相當一部份天然氣資源。卡塔爾是世界上天然氣資源第三大國家,僅次於俄羅斯和伊朗。

相關新聞
2024美南國建會SETS 聚焦ITRI智能工廠應用
休士頓愛心組織629活動公告
官員:美國密切關注為工人接種禽流感疫苗
美國農業部:首次在羊駝中檢測到禽流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