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保權陸空大反攻 屠殺人民

【大紀元2011年03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效忠利比亞獨裁者卡扎菲的部隊6日發動近期以來最大力度的軍事反擊行動,反攻抗暴軍,試圖粉碎反抗軍2個星期以來,對卡扎菲獨裁政權的打擊。

巷戰激烈 卡扎菲瘋狂屠殺

《法新社》報導,激烈的交戰同時發生在利比亞的5大城市米斯拉特(Misrata)、扎維耶(Zawiyah)、拉斯拉努夫(Ras Lanuf)、賓賈瓦德(Bin Jawad)和蘇爾特(Sirte),迫使反抗軍撤離介於拉斯拉努夫和卡扎菲家鄉的蘇爾特之間的賓賈瓦德地區。

抗暴軍6日清晨由拉斯拉努夫向蘇爾特推進,但在距蘇爾特160公里處的賈瓦德遭到猛烈砲火攻擊。

據反抗軍告訴《路透社》,卡扎菲的部隊5日晚間趁機進入賓賈瓦德鎮居民的家中,當週日反抗軍向前推進時,卡扎菲的部隊上午以飛機發動攻擊,並由民房上頭射擊反抗軍。

米斯拉特為抗暴軍所占領城市中最靠近首都的黎波里的據地,這裡也戰況激烈,卡扎菲軍隊用坦克和大砲攻擊一整天。米斯拉特位於首都的黎波里和蘇爾特(卡扎菲故鄉)之間,很早以前就被警告,若國際力量不介入的話,這裡將發生大屠殺(carnage)。

反抗軍證實了米斯拉特的激烈戰況,但否認官方所稱此城已被親卡扎菲部隊攻佔。

一名醫生告訴BBC記者情況非常糟,卡扎菲部隊四度強攻米斯拉特,在街道上不問緣由的四處掃射平民,造成數百名死傷。

但是抗暴軍在靠近蘇爾特的賓賈瓦德遭受了失敗,並退回拉斯拉努夫。當抗暴軍試圖攻戰卡扎菲的堡壘——他的故鄉蘇爾特時,被頑強的親信堅守。蘇爾特為親政府軍的精神堡壘,若此城被抗暴軍攻佔,將動搖卡扎菲軍隊的軍心。

政府軍與抗暴軍說法不一,戰況如何,難以證實。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副秘書長阿莫斯(Valerie Amos)緊急呼籲,人道組織提供醫療援助。他說,受傷和重傷的人民急待救援。

美國聯合國大使查森(Bill Richardson)週日接受CNN採訪時表示,卡扎菲空襲轟炸他的人民,是時候幫助抗暴軍了,應劃定北非禁飛區,以防止卡扎菲利用空軍殺他的人民。

週日在的黎波里已隨時可聽到機關槍掃射的聲音,但卡扎菲媒體宣稱那是慶祝的炮聲。卡扎菲部隊企圖將推進的抗暴軍逼回東部,以便在首都周圍有更大的緩衝區。

在內戰日趨激烈時,利比亞境內綁架外僑的恐怖活動也日漸增多,尤其是東部地區包括班加西,內戰導致利比亞的經濟變得更加糟糕。同時,3個荷蘭特攻隊試圖救援滯留利比亞境內的荷僑時,被政府軍扣留。

英國外交部6日證實,在利比亞遭到抓捕的一個英國外交小組的成員已經被反對派釋放,並且已經登船返回英國。外交大臣黑格(William Hague)發表聲明稱,這個小組是英國政府試圖與利比亞反對派領導人建立聯繫的努力的一部分。這個群組共有8個人,包括1名外交部的官員和6名空軍特勤隊(SAS)成員。

但反抗軍的全國委員會發言人戈赫加(Abdul Hafiz Ghoqa)表示,因為這個團隊進入利比亞的方式,他們不會跟英國外交小組會談。

※利比亞簡史

利比亞地廣人稀,面積居非洲第4,全球第17位。但除沿地中海狹長一片外,內陸都是沙漠,沙漠、半沙漠佔總面積的94%,全國共642萬人。兩千年前羅馬帝國時代,利比亞可能水草豐茂,如今卻除首都與包括班加西(Benghazi)在內的幾個海港外,一片荒蕪。

利比亞從西元前2世紀到西元後7世紀期間,曾為古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領土,曾有輝煌歷史;直至土耳其帝國時代,利比亞仍被指定為北非總督府所在地。

於1969年,年僅27歲的上尉卡扎菲,發動政變,逼迫當時利比亞的國王伊德里斯遜位,取而代之。卡扎菲曾在幕後支持恐怖分子活動,1988年底,泛美航空第103次班機從倫敦飛紐約途中,艙內預置的炸彈爆發,乘客與機員259人全喪生,就是其所為的。直到2008年,利比亞才支付15億美元給墜機乘客家屬做為補償。 @

相關新聞
金日成訓練的穆加貝警衛成卡扎菲僱傭兵
卡扎菲聲稱不下台 美英法討論軍事干預
卡扎菲末日掙扎 英美法考慮軍事干預
殘殺子民  加制卡扎菲費升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