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大法官審薦要與民同呼吸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1日電)大法官提名引風波,總統馬英九今天說,將來審查程序關切的重點應改變,須深刻了解人民感受,要與人民同息呼吸,才不會做出反映菁英色彩的決定,而無法符合民眾期待。

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去年審理一宗幼童性侵案判決惹爭議,遭媒體質疑,邵燕玲懇辭大法官提名,大法官提名臨陣換將,引發風波。

總統府中午舉行記者會,馬總統、副總統蕭萬長與司法院長賴浩敏再次表達歉意。馬總統坦言,傳統審薦方式出現盲點、死角,希望透過這次改革消除。

馬總統表示,已指示總統府秘書長伍錦霖調整將來作業程序,尤其不能光靠推薦單位審查,審薦小組還須重新審查,才不會有任何遺漏。

馬總統說,司法院推薦人選與其他自薦人選,都交給審薦小組審查,按過去慣例,審查項目包括學經歷、操守、是否有外國籍等積極與消極條件。過去多年,審薦小組重點都放在這部分,這是長期以來固定方式產生的盲點,無法因應新情況。

馬總統表示,「審查程序所關切的重點要改變,要深刻了解到人民感受,要跟人民同息呼吸,這樣才不會使得做出來的結果,只是反映一個比較菁英色彩的決定,而沒有辦法跟民眾期待一致」。

馬總統,很不幸就在這事上發生問題,但是「不管人選是誰推薦,怎麼審查,最後提名是我來決定,所以為什麼我首先要站出來向大家表示歉意」;總統府快速處理,沒造成更大傷害,但「這樣的教訓我們一定要記取」。

媒體質疑不難查到邵燕玲與白玫瑰運動的連結,為何事前未做足功課?馬總統坦言,沒有做好,過程確有疏失,「應該注意而沒有注意,這就是我們責任,我應該負責任」。

馬總統表示,未來被提名人外界風評將納入審薦項目,尤其大法官將來須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令,對社會爭議問題的態度,也應是考量基礎。

馬總統說,大法官提名考慮因素,不應只是法條上幾款條件,解釋憲法、法令要更宏觀,包括對人民期待的感受,「司法一定要獨立,但不能孤立,更不能夠獨裁」;大法官與一般法官不同,由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這是一個政治過程。

性侵幼童案爭議,馬總統表示,改革腳步沒停,包括法務部修法,將來送立法院審查通過,就可避免過去發生的情況,「我們從制度面、程序面進行改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