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律師發警告信 利用版權糾紛詐騙

人氣 111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4月18日訊】假律師利用電子郵件發假警告信(Abmahnung)來騙錢,在德國似乎已經非常司空見慣了,經常是一窩蜂地出現一批電子郵件,過去了之後就相對平靜一段時間,之後又來一批。日前出現了新的一輪假電子郵件,法律專家提醒公眾不要上當,也可到警方報案。

發假警告信的人自稱是律師,信中先是指責收信人從互聯網下載受到版權保護的音樂或聲像資料,之後向收信人索要100歐元的賠償損失費或警告費,最後再威脅說,如果不付款,那麼收信人就將面臨檢察院起訴,賠償費將更高,其住宅也要被搜查,法院還會找其它方面的麻煩等等。

• 如何區分假警告信

德國法律專家指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區分信的真偽。

沒有描述侵權事實-在電子郵件裡雖然引用了很多法律條文,但是裡面沒有寫明收信人的「違法行為」到底是甚麼,以及甚麼時候做出了違反法律的事情,而真正的警告信裡必須寫明這些信息,一般至少有幾頁那麼長;
稱呼不具體-這些電子郵件中甚至連收件人的具體稱呼都沒有,常見的是只寫一個「Guten Tag」,這說明這些郵件是群發,同時發給成千上萬的人,真正的警告信開頭的稱呼一定是「尊敬的XX先生/女士」,如果是公司的話,那麼就是「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沒給出地址和稅號-電子郵件下面也沒有給出律師樓的地址和律師的稅號等等,而正規的律師樓的信紙上都有這些信息;付款系統與眾不同-其付款方式不是德國律師常用的銀行轉帳,而是通過ukash或者Paysafecard支付系統,通過這兩種系統都可以支付現金給一個不認識的人,一個真正的德國律師樓從來都不會使用這兩種付款方式;用電子郵件-一個真正的律師樓從來都不會用電子郵件發送催債信,通常都是使用郵寄的形式;過多文法錯誤-很多郵件裡有不少文法錯誤,這在真正的律師信中是非常少見的;賠償金額過低-真正的侵犯版權案一般不會只牽扯到100歐元的賠償金,而是一上來就是幾千歐元。

專家建議:不要回這個郵件;到警察局報案,這非常明顯是一個詐騙未遂案;通知朋友和熟人不要上當。

• 接到真的警告信怎麼辦?

這些冒牌律師之所以這麼猖獗,也是因為看到了一個大趨勢,就是目前音樂界和電影界正在大力加強追查非法從互聯網下載音像資料的人。誰要是從互聯網上下載有版權保護的音樂、電影或者錄音到自己的計算機裡,而沒有付錢,那麼有可能很快就會遇到麻煩,有時候甚至只因為一首歌就會接到律師的警告信。這裡說的可是真的警告信。

寫警告信業已成為律師業一個來錢很快的生意。要求賠償的數值越高,律師費就越高。如果接到這種信,一定不要掉以輕心,也不能輕易在對方擬定的同意賠償書上簽字,而是要找法律專業人士諮詢,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相關新聞
關于在德國打工的一些法律規定 (二)
德國著名刑事法律師 宣布在德國起訴江澤民
德國將對世界盃足球流氓迅速採取法律行動
德國學者許迺曼:法律人不可又聾又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