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研究:中國宏觀稅負高 福利低

人氣 14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8日發佈的《中國稅收風險研究報告》 (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與世界各國相比,中國目前稅負水平高於中上等收入國家,大口徑宏觀稅負水平過高。從財政支出角度看,中國宏觀稅負的水平和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平存在著一些不對稱;福利與稅收不匹配。

中國宏觀稅負過高

資料顯示,中國稅制與國外稅制有一個重要區別,就是政府的財政收入除稅收之外,還有一個幾乎可以與它並駕齊驅的收入群:預算內收入、預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

而計算中國的宏觀稅負,有小、中、大三種算法,小口徑只計算政府的稅收收入,中口徑計算政府的預算內收入,而大口徑也就是全口徑則計算政府的全部收入,包括預算內財政收入,還包括了預算外收入、社會保障金收入,以及各級政府部門以各種名義向企業和個人收取的沒有納入預算內和預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等。

政府部門常引用的是小口徑宏觀稅負,如2010年8月,中共財政部網站援引媒體報導稱,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口徑,2007年至2009年,中國宏觀稅負分別為24%、24.7%和25.4%,這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

多數專家認為,把政府全部收入加起來與GDP相比較,才是真正的「宏觀稅負」,據此計算,中國的全口徑宏觀稅負相當高。據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發佈的《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09/2010》報告,按全口徑計算的中共政府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確定宏觀稅負,2007年至2009年,宏觀稅負水平分別達到31.5%、30.9%、32.2% 。

以中國目前的人均收入而論,最多只能進入中下等收入國家行列,而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這類國家的合理宏觀稅負標準約為23%;但中國的宏觀稅負標準卻超過了人均G D P在10000美元以上高收入國家的稅負標準(30%)。

「以此為標準:結合我國2009年人均GDP3700美元,我國目前的大口徑宏觀稅負水平顯然過高。」報告表示。

據中國社科院報告測算,「十二五」時期宏觀稅負水平還有望繼續攀昇,全口徑宏觀稅負水平很可能突破35%的水平。

福利低 與稅收不匹配

報告認為,從財政支出視角看中國宏觀稅負的話,福利與稅收是不匹配的。

資料表明,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的邊際稅率高於中國,但由於發達國家財政用於教育、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支出比重非常大,公民可以享受到相對完善的社會福利。由於「高稅負」產生「高福利」,這些國家中的公民並沒有對自己國家的稅收政策產生很大的反感情緒。

以提供「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政策著稱的北歐國家丹麥為例,2007年政府支出的福利性支出(含教育、社會保障、公共醫療衛生等)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高達70.25%。另外一些發達國家,比如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也分別高達68.84%、58.73%、56.73%、57.11%,並且中國周邊的一些亞洲發展中國家在公共福利方面的財政支出也高於中國。

相反,中共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占財政支出這一比重相對較低,2007年中國這方面的數據累計不足30%。2009年中央財政的社會保障支出、醫療衛生支出、教育支出水平分別為7.63%、2.7%、4.52%,與其他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稅負過高令企業苦不堪言

過高稅負令中國企業逃稅現象嚴重。

廣州一間鞋業連鎖痁的曾先生對大紀元記者表示,稅負高對企業主來說,感受最深,正常交稅,企業都無法生存,不得不做兩套帳。

在廣州做過貿易生意的謝先生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中國兩本帳相當普遍,同行競爭很厲害,利潤本身就很低,按照中國的稅收,如果正常交稅,公司根本就沒有錢賺。

美國德勤國際稅務公司一名中國合夥人曾表示,中國公司兩本帳的行為很多,在做賬目審計的時候,兩本帳的情況到處氾濫。一本帳是給政府看的,一本帳是給自己看的。逃稅漏稅的情形非常多。

稅種或將繼續增加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曾登載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的說法:中國宏觀稅負實際偏低,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還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

據瞭解,中共增收的稅種還在不斷增加,大陸媒體曾預計「十二五」期間增加社會保障稅、房產稅、遺產稅、贈與稅、環境稅等,目前房產稅已經在上海和重慶試點徵收,多數專家預測將推向全國。

相關新聞
全球稅負痛苦指數 法國第1 中國第2
福布斯:中國是亞洲稅賦最苛刻的國家
外媒:中國人賦稅全球第二
金融時報:開發商1.8萬億的暴利哪裏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