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加德任IMF總裁或有利益衝突?

標籤:

【大紀元5月27日訊】(美國之音報導)和許多經濟學家一樣,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西蒙.約翰遜(Simon Johnson)也加入到IMF總裁職位是否應該讓歐洲人繼續擔任的爭論中。

他明確表示,法國財長拉加德若獲任此職,將會形成“利益衝突”;因為她很可能將更多的錢砸向問題重重的歐元區。

*約翰遜:利益衝突*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約翰遜5月26日在紐約時報撰文,談到了法國財長拉加德若擔任IMF總裁將存在的“問題”。

這位前IMF首席經濟學家認為,拉加德顯而易見代表著整個亟待幫助的歐元區的利益。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歐洲人目前不宜承擔此職。他說:“是的,任何歐洲候選人此時都會面臨嚴重的『利益衝突』。

IMF很大程度上致力於歐洲。歐洲需要得到更多的貸款,需要(IMF)做出更多重大決定。所以,現在最好選一個與歐洲人做出的那些決定不相干的人來任此職。”

約翰遜認為,如果拉加德或者其他歐洲人擔任此職,很可能繼續讓IMF將大量貸款投向問題重重的歐元區。他說,如果拉加德想用別人的錢來為歐元區的復活下賭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納稅人為甚麼要幫她?

法財長拉加德宣佈角逐IMF總裁職位之後,在歐洲得到廣泛支持。德國總理默克爾等歐盟領導人已經清楚表明,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幫助應對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的債務問題時,他們想讓另一名歐洲人擔任IMF這一國際借貸機構的領導人。

*新興市場候選人有實力*

但主要新興經濟體則對歐洲人在IMF抓權不放提出批評。巴西、中國、印度、俄羅斯,以及南非等五個主要新興經濟體星期二發表聯合聲明,呼籲IMF總裁選舉程序能夠保障“真正的透明、擇優,以及競爭。”這些新興經濟體說,現在是結束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職位保留給歐洲人的“陳舊”慣例的時候了。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約翰遜認為,其實早就應當推選一位來自新興經濟體的人來擔任IMF的總裁。他認為,這些國家有不少勝任的候選人。約翰遜說:“新興市場有許多強有力的候選人。墨西哥的卡斯騰斯已經加入了角逐。

巴西的阿米尼奧.弗拉革、來自印度的蒙特克.阿盧瓦利亞、中國的朱民、南非的特拉維爾.曼努艾爾,以及新加坡的金融部長等。所有這些人都有很強實力。”

*美日態度重要*

至於其中何人能夠最終勝出,終結歐洲人二戰以來對這個職位的控制?約翰遜說其結果一方面要看新興經濟體內部是否能夠團結,再者還要看美國和日本的態度。

新興經濟體在IMF內部總共有大約35%的投票權,而歐盟有大約30%的投票權,美國和日本加在一起大約有22%的投票權。

約翰遜認為,美國和日本雖然傾向於讓一名歐洲人擔任此職,但也不願意看到新興經濟體的利益受到損害,因此最終倒向哪一方還有待觀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角逐IMF大位 墨薦央行總裁
總座提名 IMF:人才濟濟
IMF新首長 法財長宣布角逐
法國財長拉嘉德宣佈將競選IMF總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