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爾街日報﹕台灣被亞洲貿易協定孤立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 台灣政府的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週三提出警告,隨著亞洲地區紛紛與世界其他地區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的趨勢,台灣卻被孤立於這股浪潮之外。

《華爾街日報》25日報導,雖然台灣去年與中國簽署了一項重要的貿易協議,許多專家認為,由於中共的反對和政治上的分歧,台灣與歐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場的貿易談判陷入僵局。他們認為,這將導致台灣的出口依賴型經濟與過去的十年激增的貿易協定網絡漸行漸遠,給台灣的貿易競爭對手帶來競爭優勢,可能會損害台灣長期的經濟前景。

特別是,韓國與歐盟7月1日生效的一項協議將取消雙方間大部分的關稅,這有可能損害到台灣,因為台灣出口歐盟的塑料、汽車零部件和機械等產品將繼續適用16%至55%的關稅。

「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韓國,台灣出口歐洲的產品幾乎70%與韓國重疊。」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童振源指出,如果韓國與美國的貿易協定通過,台灣的壓力會更大。美韓貿易協定2007年4月起草,不過尚未獲得核准。

台灣最大機械配件廠商之一的上銀科技董事長(Hiwin Technologies Corp.)卓永財表示,製造業可能加速自動化生產以降低成本,並專注於較高價值的產品。 他說,上銀已經在德國設立工廠生產滾珠螺桿以規避歐盟的關稅。

「我們一直要求台灣政府加快強簽署更多的自由貿易協定…雖然我們完全理解政治上的現實,」卓永財也是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去年夏天,台灣與中國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降低關稅並開放投資。一些分析師當時猜測,這項協議可以減低中國對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貿易協定的反對。不過除了與新加坡的協議可能在今年簽署,台灣與歐盟、美國和日本等主要貿易夥伴的協議還遙遙無期。

「這(邊緣化)是台灣在過去的十年表現不那麼好的一個關鍵原因,…而且最近東盟與和中國的協定讓東南亞國家比台灣以更好的條件進入中國市場,」蘇格蘭皇家銀行經濟學家Erik Lueth表示。這份協議被稱為東協加一(Asean Plus One)。

Lueth認為,台灣的企業可能會設法規避他們面臨的貿易壁壘來維持獲利。不過,這很可能意味著削減成本,並且把生產轉移到與主要市場有較好貿易協定的地區。

他說,「這表示資金會從台灣移到歐洲和美國,導致台灣的就業機會減少而且薪資降低。」

雖然台灣在全球經濟危機之後呈現強勁的復甦,2010年經濟增長11%,在維持國內消費增加及吸引外國投資方面還是相當費力。

雖然台灣努力擴大其進入全球市場的管道,鄰近的競爭對手日本、中國和韓國正考慮三方自由貿易協定。週日於東京舉行的三國高峰會中,這三個國家同意進一步研究三方貿易協定的可行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