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埠打假議案引發熱議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1年05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老實說﹐我今天到華埠確實想買一個假包。」多米尼加的遊客Kate和她的夥伴走在曼哈頓華埠堅尼路上笑著說﹐她們到華埠通常就兩個目的-買假名牌和吃飯﹐「要知道買假包要被罰款一千元甚至坐牢﹐那我可能就不來堅尼路了。」

幾千元的名牌皮包在曼哈頓華埠幾十元就可以買到﹐紐約華埠假包市場揚名海內外﹐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買假貨。

市議員陳倩雯近日提出一條嚴懲買假貨者提案,內容包括購買假貨者將被認定為甲級輕罪,面臨一千元罰款或入監不超過一年的懲罰。

「我對假包也有興趣﹐我不知道買(假)會導致坐牢﹐否則我也可能會買一個。不過我們可不是專程到華埠買假。」來自肯達基的遊客Jackie一家五口在華埠旅遊信息亭附近說﹐他們帶孩子到華埠吃飯、買扇子等中國小商品。

中華公所主席伍權碩說﹐賣假手鏈、假包的小販不但堵塞華埠地鐵出口和街頭﹐還常年聚集在一些酒樓前﹐佔道影響商戶正常營業﹐很多商家都希望警方能加強執法、將售假小販趕出華埠。同時他認為應該嚴懲售假者﹐而不是遊客。

洪門致公堂許建生也讚同應該嚴懲售假者﹐他認為現有的法律對於售假者的懲罰太輕﹐售假的利潤極高﹐罰款與賣家一天所賺的錢比﹐根本不算什麼﹐應該加重罪罰。

中華總商會會長于金山說﹐賣假貨利潤最豐厚﹐一本萬利。所以很多人挺而走險賣假貨﹐也因此能支付很高的房租﹐將堅尼路的房租炒的高不可及﹐對一般從事合法生意的商人來說﹐已完全不可承受﹐結果把其他的生意人趕得一乾二淨﹐對華人社區的商業和聲譽都帶來負面影響。

于金山還說﹐少數出售假貨的人讓所有華人蒙羞。「大家都說到唐人街買假貨﹐其實我們99.9%的生意人都是誠實的﹐絕不會賣假貨。美國法律規定﹐賣假貨侵犯知識產權﹐是犯罪行為﹐所以對整個華人社區、特別是紐約唐人街的聲譽造成很大打擊。」

于金山比喻說﹐「偷東西是犯法﹐你買偷來的東西也是犯法。同樣的﹐出售假貨違反知識產權﹐購買假貨同樣是侵犯知識產權。所以一般做生意的人都同意她這個看法。」

對於懲罰遊客是否會減少華埠客源,損害華埠經濟﹐于金山說,雖然假貨吸引很多人來華埠﹐但他們來華人社區﹐並不是來買東西、消費的商業顧客﹐很多人只是專門來買假包﹐買完就走。「對我們提供的美食、對華人社區的觀光﹐完全沒有幫助。雖然看起來熱熱鬧鬧﹐但我們華人社區完全沒有從這些人身上賺到一分錢﹐房租提高、正當商業被趕走﹐華人社區完全沒有受益﹐只有壞處﹐這是從商業的眼光來看。」

很多人質疑這個法案能否有效遏制假貨在華人社區的氾濫﹐ 對此﹐于金山表示﹐近年雖警方時有突擊﹐抓一批售假者﹐但費很大力氣才沒收半個貨櫃的假貨﹐「制止假貨不是在街頭制止才發生效果﹐一個貨櫃一個貨櫃進海關的時候就應該制止。不過從市議會的角度﹐陳議員只能從市政的角度看這個事情﹐設立一個對購買假貨的警告﹐從供求關係下手﹐切斷買家需要﹐久之供應的賣家就會減少。這是制止假貨的一個方式﹐雖然不能完全制止這麼高利潤的市場﹐但畢竟是初步。」

而華埠共同發展機構行政總監陳作舟也認為,這項法案有利於華埠發展自己真正的品牌﹐促進經濟發展。同時教育遊客選擇真貨,摒棄假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