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房價下跌5.1% 美房市確定二次探底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據CNN財經網報導,美國在第一季度房屋價格達到了另外一個新低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1%,達到2002年以來最大降幅。

週二公佈的標準普爾/凱司-席勒(Case-Shiller)全國房價指數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下降。價格比五年前高峰期已經下跌了32.7%。

標準普爾發言人布利策說:「房屋價格繼續下降,沒有緩解的跡象。」

該指數涵蓋80%的住房市場,布利策說,本月的報告證實「國家大多地區房價二次觸底。」

住房市場在2009年年中經歷了一個短暫的復甦期,恢復了近5%的跌勢。去年四月購房者稅收抵免停止後,又恢復了跌勢。

一個單獨的涵蓋20個主要城市的標準普爾/凱司-席勒(Case-Shiller)指數在三月份也下降了,該指數連續第八個月下降。在20個城市中,只有華盛頓發佈了住宅價格增益:比過去12個月上漲4.3%。明尼阿波利斯住房在此期間跌幅最大,價格下跌了10%。其它房價大跌的城市包括鳳凰城(跌8.4%)、芝加哥(跌7.6%)和俄勒岡州波特蘭市(跌7.6%)。


標準普爾Case-Shiller20個城市房價指數

大量的法拍屋充斥市場,售價大幅打折,繼續拉低房價。

全球性經濟資訊、分析和諮詢服務公司IHS Global Insight的住房市場分析師紐波特(Pat Newport)認為,房價下跌對新房建設產生破壞性影響。他說:「這是無法建設新房屋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增長最快的州,如德克薩斯州。」「現房賣價這麼低,建築商無法參與競爭。」

通常情況下,新住宅建設是推動經濟復甦的重要動力。研究機構魏斯研究所分析師拉爾森(Mike Larson)說,這次並非如此。他說:「房屋成了經濟的負擔,而不是動力。」

如果住宅市場復甦,目前的經濟復甦將更加強勁。能解決更多建築工人、建築材料製造商、司機和送貨員的就業問題。

紐波特指出,建造30萬美元的新住宅會給GDP增加30萬美元。現房銷售僅以經紀佣金的形式給GDP增加房價5%或6%。

拉爾森也認為,「作為GDP的組成部份,住房現在是沒起到作用。」

相關新聞
市場觀察:美房價高估與低估的地區
全美房價進一步下滑的危機
第四季美房價探新低 專家:恐再跌25%
美房價續跌25%? 二次衰退迫在眉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