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普遍驗出塑化劑 影響生殖機能

人氣 13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台灣塑化劑污染食品事件愈演愈烈,並波及香港。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最新研究發現,絕大部份港人體內都驗出塑化劑,顯示這類影響人體生殖機能的化學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於食物之中,有機會造成生女機率超過生子,甚至會不孕。

浸會大學生物系去年9月透過紅十字會取得300名香港市民的血液樣本,年齡由16至60歲,並抽驗了當中200個樣本,研究雙酚A、塑化劑等4到5種內分泌干擾素對人體生殖器官的影響。結果顯示幾乎全部樣本都含有塑化劑,檢驗的超過10種塑化劑中,被驗出的就達8種。

塑化劑人體內潛伏已久

負責該項研究的生物系副教授黃港住表示,塑化劑一般不會在食品中存在,通常是透過接觸物品或在空氣中吸入。他原以為港人染毒源頭是玩具或塑膠,今次台灣爆出食品食物含塑化劑,令他非常驚訝,亦發現問題潛伏已久。

黃港住指塑化劑在人體中有衰退期,一般只有1至2日時間,「如果人類普通存在塑化劑,某程度上是人類接觸這一類塑化劑的物品和食物是很普及的,同時都不是一次、二次接觸,而是長期性接觸,可能有的舊的已經沒有了,又有新的進入,所以造成一個某程度的塑化劑仍然殘留在人體內。」

塑化劑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素,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殖機能,當中對男性生殖系統影響較大。研究團隊在老鼠身上進行塑化劑實驗,發現生下的後代雌性多過雄性,即使成功誕下雄性,其生殖器官比正常的小三份一至一半,精子數量亦相應減少約三成,「所以我們其實有時懷疑這一類污染物影響男性胚胎著床,或者他在母體之後的發展……大致大家都其實有個感覺,在整個人口而言,大家感覺好似生女多過男仔,但當然這需要進一步證實。」


研究團隊在老鼠身上進行塑化劑實驗,發現生下的後代雌性多過雄性。(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研究團隊在老鼠身上進行塑化劑實驗,發現生下的後代雌性多過雄性。(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或導致女多男少及不孕

此現象也有機會造成女性不孕,黃港住說:「不育的人口愈來愈多,其中可能有某幾個百份比是醫學上所解釋不了。亦發覺可能跟環境污染物有關,正正表示很多環境污染物其實它影響性荷爾蒙.無論男性或女性荷爾蒙,而導致性器官的發展及功能出現了問題.令到可能因為這原因,不育情況會增加。」

黃港住表示塑化劑一般用於塑料製品柔軟劑,如兒童玩具、醫療用品、化妝品、指甲油,或是某些地板物料,「基本上,如果你不接觸它、不碰它,它都有可能揮發在空氣中,從而依附在塵埃接著被人吸入。」

由於兒童比較容易接觸和吸入塑化劑,因此當局對孕婦和嬰兒用品及食物的監管很重要,「因為在嬰兒的成長期,其實有許多器官或生殖器的發展其實很急速,如果在那段期間接觸大量這一類污染物,其實對他們的發展比較嚴重.這一類污染物會干擾內分泌系統,干擾我們身體的荷爾蒙。」

由於塑化劑造成連鎖污染,黃港住認為治本的方法,應該是先規管原料生產商,僅靠檢驗食品並無法杜絕問題。

港府擬擴大抽查範圍

另外,食物安全專員陳漢儀昨日表示,因應台灣方面就飲品添加有毒塑化劑的調查進展,香港可能擴大抽查範圍及力度,並特別留意運動飲料、果汁、茶、果醬、膠囊等高危產品。她又表示,受塑化劑影響的飲品,產地未必一定來自台灣,若其它產地產品若在製造過程中使用到台灣生產的原材料,當局也會留意。

食物安全中心前日驗出來自台灣的「動力運動飲料」及「動力運動飲料檸檬口味」含塑化劑,昨午起已禁止這2款飲料進口。本港入口商捷運食品表示,已經在香港售出7,885箱問題產品,公司上星期二已通知零售商,將貨品收起,原訂至6月15日的回收限期亦計劃延長。

相關新聞
調查:90%港人疑血含塑化劑 恐致生子率低
掃黑雲安民心  全台稽查塑化劑
塑化劑風波 民眾熱議兩岸處理異同
台塑化劑汙染嚴重 遠離塑化製品保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