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長江流域乾旱是一項警訊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NBC駐北京社長拜庫林奧(Eric Baculinao)5月31日撰文表示,中國專家對中國境內50年來首見的乾旱問題提出警告說,長江流域的乾旱影響幾百萬人的飲用水,也可能危及依靠豐沛水量維生的經濟榮景,這是大自然對中共的水資源政策的警示。

文章說,中國長江流域這場前所未有的乾旱,已影響5個省份的3千5百萬人口,並直接威脅420萬人的飲用水,迫使中共當局採取緊急配水措施。若持續下去,過去數世紀以來,依靠長江流域及下游湖泊提供豐沛水量維生的經濟榮景將成為絕響。

中國知名的環保人士馬軍(Ma Jun)認為,此一罕見旱象是大自然對中共的水資源政策的又一次警示。

文章指出,馬軍早在其1999年的著作《中國水危機》(China’s Water Crisis)中,已提出中國即將面臨水資源匱乏危機的警言,該書與美國作家卡森(Rachel Carson)的名著《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齊名,後者在美國帶動重視環保的浪潮,前者則被視為是中國迄今最全面、也是最權威的檢討中共水資源政策的書籍。

馬軍在接受NBC的訪問時表示,乾旱問題已由中國北方蔓延至中國南方,這顯示中國南方已無法繼續扮演提供豐富水源的角色。

文章指出,馬軍建議中共應重新檢視其水資源政策的長期方案,包括預計在2050年完成、耗資620億美元的南水北調工程。

此外,馬軍認為三峽大壩有可能是這次大規模旱災的罪魁禍首,因為大壩破壞了長期以來長江與下游湖泊在調節水源方面的十分微妙的關係。與長江相連的下游湖泊,在雨季時可以容納來自長江的洪水及過多的水量,也會在旱季時提供長江所需要的水源。

馬軍認為,大壩破壞湖泊在調節水量方面的功能以及減少長江流入湖泊的水量,久而久之,湖泊就會乾涸。對於大壩可以在旱季提供長江下游用水之理論,馬軍認為實務上並不可行。

文章說,馬軍認為中共應檢視三峽大壩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中共官員對此似有正面回應,表示大壩製造了緊急的環境、地質及經濟問題。

相關新聞
越南西原區乾旱嚴重農作枯死
南佛州極端乾旱 限制灌溉用水
乾旱食品漲價或導致非洲數百萬人挨餓
湖北遭遇50年來罕見乾旱  農民處境堪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