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駐華大使洛德談人權及雙重標準

標籤:

【大紀元6月3日訊】(美國之音報導)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是美國的一位前駐華大使(1985-1989)兼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同時也是美國外交政策界的一位知名人士。前不久,洛德大使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期間,談到了美中關係和中國的民主化進程對美國的影響。

洛德大使說,自己一度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負責人(Chairman of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而且夫人被克林頓總統授予埃莉諾.羅斯福人道主義獎章(Eleanor Roosevelt Humanitarian Award),應該說距離民主不遠;但是,他很快又補充說,這並不是他的全部。

洛德大使說:“我母親當年繼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之後,出任美國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首席代表。但是與此同時,我也相信地緣政治,一度跟基辛格密切共事;所以說我是一位中間派。基辛格、我母親、我夫人對我都有影響。”

洛德大使的夫人是著名的美籍華裔作家兼政治活動人士包泊漪。洛德大使說,推動民主、人權,不光有利於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同時也關係到美國的切身利益。

洛德說:“我認為,我們應當大力推動人權、民主,不是說對其他一切不管不顧,但是應當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份;這樣做的原因是源於這有利於我們自己的國家利益,不僅僅反應了我們的價值觀,不僅僅是要贏得國會和公眾的支持,不僅僅是因為我們不應當以站在人權一邊而感到恥辱,同時因為這其中牽扯到非常具體的國家利益。”

*開放多元社會有利世界*

洛德大使進一步解釋說,首先,開放、多元的社會一般不會互相之間捲入戰爭中去,其次,開放、民主的社會不會藏匿或者是鼓勵恐怖份子,第三,不會促成大量難民,其次,不會掩蓋那些自然災害或者像禽流感等等流行性疾病、由於消息的封鎖以及腐化而使得這些這些疾病傳播到其他國家、讓其他國家的民眾因此而喪失生命。所以說,鼓勵其他國家向民主、開放的方向發展,對美國來說,是包涵著切實的意義的。

*“雙重標準”看人權問題”*

談到美國的人權政策,無論是在亞洲地區,還是阿拉伯世界,在外界看來,美國的政策不總是一碗水端平;換句話說,針對不同的國家,似乎有著不同的說法。

在這個問題上,前駐華大使、也是美國外交界的著名人士洛德表示,介於各個國家與美國之間各自不同的錯綜複雜的關係,他個人以為,在人權問題上實行“雙重標準”,恐怕是必須的。

洛德說:“像緬甸、蘇丹等一些國家,你可以光是強調人權、不談其他的,因為在那些地方,除了人權以外,幾乎沒有甚麼其他的利益和關切而言。但是像中國、沙特阿拉伯這些國家,你不得不平衡經濟、安全、政治、國際關係等等因素,這些問題必須要和人權問題一同來考慮;不管你多麼堅信人權,你不能讓人權作為唯一的議題,必須得有某種平衡。”

洛德說:“在這個問題上,總是要有雙重標準的,乾脆不如直接挑明,不用假裝在這個問題上能夠做到一碗水端平。”

無庸諱言,美國的政策、學術等各界人士當中,不是所有的人在這個問題上,都同意洛德大使的看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青:中共利用人權對話壓制人權的伎倆必將失敗
陳樹慶:律師的獨立是保障人權、實現民主法治的應有之義
秦永敏呼籲聯合國成立中國人權問題工作組
美國人權特使首次入北韓進行糧食評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