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論中國民主化:共識破局 骨牌效應

人氣 4

【大紀元6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華盛頓報導)值中共建黨90週年之際,一些關心中國政治改革和民主運動的政治學者表示,中國民間推動政治改革和民主的運動,儘管面臨當局強硬的打壓,已經在80和90後的年青人中間生根,就像中共當年早期發展那樣,在適合其生存的地方發展和壯大。

*中共建黨90年 文革一片紅再現*

目前,中國大陸正在如火如荼地慶祝中共建黨90週年,舉國上下掀起至少50後、60後出生的人才經歷過的「唱紅歌頌紅詩讀紅書看紅影走紅路學紅史」那段極左的「文革」時期。

然而,在這鶯歌燕舞,歌舞昇平,經濟盛世的背後,飄散著茉莉花芬芳的「阿拉伯之春」,從2月23日開始已經悄然吹進1989年「六四」後沉寂了20多年的中華大地。適應中國國情的「茉莉花」散步活動,在發起者的倡導下,已經進入第二十個星期,儘管沒有掀起很大波瀾,卻已經紮根於民眾之間。

*國際人士:中共無法阻止人民追求自由*

伊萬.馬洛維奇曾創建並領導了塞爾維亞學生組織「OTPOR」(「反抗」)。該組織成功地通過自下而上的非暴力抗議,於2000年成功地推翻了米洛捨維奇政權的統治。伊萬.馬洛維奇最近表示,中國的茉莉花種子已經撒下,當局想要阻止人民追求自由是不可能行得通的。他認為,儘管中國當局能不斷地增加維穩的力量,最終人民還是會勝利。他建議中國的茉莉花革命要多依靠年輕人的力量,同儘可能多的人結成團結統一戰線,用非暴力的抗爭手段實現自己的目的。

*楊建利:中國變革有共識 且看誰能來破局*

美國「公民力量」發起人、哈佛大學高級研究員楊建利博士認為,南斯拉夫的經驗,對中國由民間下層開啟的政治變局,具有積極的啟發和借鑑作用。他認為,中國茉莉花革命之所以沒有成功,並非中國的老百姓不願意變革,因為變革已經在中國有基本共識。

他說:「最重要的原因,22年來從六四以後,中國政府把左右專制政權的所有的統治技巧都學會了。共產黨唯一能做的是把它的統治不斷的技巧化,技術化,投入大量的資源,之所以我們沒有看到大規模的群眾抗議活動,把變局的第一步走出來,是因為中共的技術控制相當成功的。但是誰,哪些力量如果能從非常細節的技術上,能破解共產黨的控制,能把第一步走出來,誰就是成功的」。

*第一道防線若突破 將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

觀察人士普遍認為,「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在「阿拉伯之春」的抗議活動中,發揮了很大,甚至關鍵的作用,將信息傳遞給民眾和外界媒體。 不過,楊建利認為,技術手段固然很重要,但關鍵是人心所向。他說,穆巴拉克統治埃及30多年,在埃及老百姓上街抗議之前,即使美國行政當局都認為埃及非常穩定。他說,中國在民間,官方,以及精英階層蘊藏著嚮往變革的力量,表面上似乎看不到,因為每個人都在進行理性的「動態計算」,但一旦有人破局,這些人就會打破「事不關己」的局面,投身到變革中去。

他說:「我認為中國要求變革的思路在,共識在,民間的動力也在。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出一個辦法,在中國這樣大的一個國家,如何把社會各階層對政治體制不滿和抗議力量,形成一種統一的力量,我稱之為第一道防線。第一道防線一旦突破,中國的政權基本上守不住第二道、第三道防線」。

*王軍濤:中國每年群體事件37萬起*

據中國官方部門統計,中國大規模群體事件從1993的0. 87萬起, 上升到 2006年超過9萬起,參與人數達數百萬。面對今年2月23日北京、上海等地的茉莉花散步活動,中國當局惶恐萬分,大動作封鎖和打壓,全力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

*真正的變革 來自街頭運動為主的政治風潮*

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哥倫比亞政治學博士王軍濤說,中國群體事件最新的統計數字是37萬起,多數捲入了暴力。他說,中國國內現在普遍有個共識,包括共產黨在內,薄熙來的「唱紅打黑」,溫家寶的「普世價值」,這兩個極端的動向都表明,鄧小平暴力維穩,促經濟發展,消化現有問題的模式,是破產的。他說,中國暴力維穩的費用,超過了中國的軍費,但是暴力維穩遭致了更大的反抗。他說,中國茉莉花散步活動揭示了兩個方面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他說:「第一,回到街頭去。人們對89後的最大反思在於,為了考慮良性互動,容忍妥協,漸進改革,把街頭運動放棄了。對於一場人民真正變革運動來說,必須是有街頭運動為主的政治風潮。這是最直接的。茉莉花革命又重新提出了這個東西。第二,一批80後、90後的年輕人登台。這些年青人的主體意識很強」。

*憲政民主是目標 80、90後是希望*

王軍濤說,像茉莉花散步活動這樣的政治運動,與其說她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同盟軍,不如說她還沒有打造出一個綱領性的架構,讓所有擔心不安全,不穩定,不公正的力量,能看到他們自己的利益和出路,如果用大規模重新洗牌的方式,現在有利益的精英感到擔心,但是如果這個綱領性架構,既能夠把底層、中層和上層的不滿和追求變革的希望都結合在一起,同時又不會給他們的利益造成實質的損害,他們就會接受變革。

他說:「在我看來,一個憲政民主的架構,其實就是給各種力量創造一個比較安全的,和平地解決他們之間分歧的一個方式」。

王軍濤表示,中國的政治民主運動要和世界各國的運動對話,借鑑別國的經驗,從中獲得啟發,開闊自己的眼界。他說,中共建黨早期時的歷史表明,中共「哪裡能發展,就在哪裡發展,哪裡能鑽,就到哪鑽」。他說,中國未來變革的力量和機會,就像中共1927年的轉型一樣,可能來自中國底層的老百姓。針對中國目前的情況,在適合發展的地方發展。而參與茉莉花散步活動的80後、90後,就像中共早年接受蘇聯和馬克思主義的青年知識份子一樣,用他們的行動,登上政治舞台,給中國的民主運動帶來了新的希望。

相關新聞
蔡英文:亞洲穩定 有賴中國民主化
王丹稱看到中國民主化的曙光
中國民主化大提前 學者:「自由門」功不可沒
突公民共和民主黨主席支持中國民主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