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樂生院民:補足輔導員 衛署:允研擬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7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2008年「漢生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通過後樂生院民的醫療、生活照顧並未見改善,有院民因無法負擔龐大的醫療、看護費用已出現自殺案例,輔導員嚴重不足已突顯問題,院民說,即使院民間有吵架、爭執都需要輔導員的協助,更別提食、衣、住、行日常生活照護。院民要求衛生署兌現對漢生病患的人權保障補足輔導人員。衛生署允諾,輔導員的合理人數帶回討論。

樂生院民27日重回立法院,樂生保留自救會榮譽會長李添培說,「漢生條例」是一個非常好的法條,甚至日、韓現在也參照使用。可惜並没有真正落實,他說,輔導員的角色簡單說就是患者的支柱,「即使人死了,輔導員也要找出來!」所以患者與輔導員的合理配置非常重要。明年組織改造要裁撤院內生活輔導組,合併為社會服務室,院民相當憂心。

雖然衛生署醫管會陳宏副執行長表示,社服室的社工一樣要照顧患者,一點都不會少,但照顧技術分級,一路參與漢生法條的立委田秋堇說,依院民的需求、合理人力照顧的比例、經費的增加,可參照世界標準訂定,要求與醫管會擇期商討。

迴龍醫院搶院民資源

2006年樂生院開放迴龍院區對外提供醫療服務,門診及住院的人數逐年增加,依樂生療養院決算書顯示,2008年門診達17.8萬人次,較2007年成長51%;2008年後業務虧損減少約2千萬元,直到2010年累積的賸餘為29.619千元。

照顧院民的資源被分配出去,院民的照顧被削減,100多個院民移置新的醫療院區,第1級的重殘患者需要協助擦澡、翻身的有35人,第1-3級的患者也有90人,但輔導員只有13位,如此懸殊的比例,患者只能自請看護,2年7個月汪江河就花了160萬元,最後壓力太大拿起病床旁的救命鈴的繩子勒死自己。

院民以過一天算一天的心情過日子,但要有尊嚴,樂生保留自救會現任會長張雲明說,雖然漢生患者的病情穩定,但對醫療的需求及依賴仍是很大,有的已經臀部爛一半,也有的人手、腳麻到燙、爛了都不自覺,每年都有很多人截肢,她說,現在院民年齡最大的92歲,最年輕的65歲,没有新進的患者,想想還能花多少?政府也不會再照顧這些人太久了!


樂生療養院院民27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要求落實漢生條例,依法保障患友的照護安養權益。(攝影: 林伯東 / 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