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5日香港簡訊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7月05日訊】
*自由黨提補地價工廈建住宅
自由黨多名成員昨日約見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討論樓市問題。自由黨建議政府規定部份500呎左右的限呎盤,只售予香港永久居民及首次置業人士;又建議容許舊工業區,如觀塘、柴灣及長沙灣、黃竹坑等的工廈,讓發展商以優惠補地價,將工廈改建做小型住宅單位,相信最快可以在3至4年推出。

*政府今公佈iBond銷售詳情
政府今日下午會公佈「通脹掛鈎債券」(即iBond)的銷售詳情。消息指,iBond將於本月11日至19日接受認購,持有香港身份證的個人居民都可以申請。參與的分銷銀行逾20間,配合iBond開售的分行總數接近1千間,散戶可以類似新股公開招股的白表方式認購,亦可透過證券行或銀行網上或電話渠道申請。今次iBond的發行額最多為100億元,以每手入場費1萬元計,若一人獲分一手,最多只有100萬人可以抽中,年期為3年,每半年派息一次,票息將按浮息或定息兩者中較高水平釐定,而浮息部份是參考過去半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

*港鐵:扶手電梯失衡是常見意外
港鐵今年首5個月錄得307宗電梯意外,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0%,但乘客攜帶大型行李乘搭電梯導致的意外,則較去年同期上升約50%。據港鐵統計,乘客在扶手電梯失去平衡和「差錯腳」是最常見的意外原因。意外多數是發生在九龍塘、中環、紅磡等人流多的交匯站。港鐵昨日起至本月底,會安排安全大使,在50個車站提醒乘客,並會揀選安全使用扶手電梯的乘客,送出單程車票一張,每日共派發50張。

*政府推廚餘回收資助計劃
現時每日9,000噸被棄置在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當中,廚餘佔三份之一,即3,000噸。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昨日為屋苑推出一項資助計劃,以減少家居廚餘及作源頭分類。計劃亦會資助參與的屋苑安裝和操作現場廚餘處理設施。政府正在小蠔灣和沙嶺發展有機資源回收中心以大量處理廚餘,同時落實措施有助鼓勵減少家居廚餘和在源頭作適當處理。

*議員質疑公屋編配制度年齡歧視
今年首季公屋輪候冊上有15萬多人,當中有2萬多人是30歲以下的一人申請個案。多名議員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上質疑,現時的編配及計分制是否行之有效,以及按年齡計劃是否有歧視之嫌,能否幫助有真正需要的人士上樓。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否認,又說申請人若有特別需要,可透過特快編配及體恤安置等計劃加快上樓。

*5月份零售額升27.8%
本港零售市道持續增長,5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值為331億元,較對上一個月上升27.8%,而總銷貨量則增長超過21%,當中以雜項耐用消費品的銷貨數量升幅最大,上升近1.5倍,其次是電器及攝影器材,上升逾60%。不過,食品、酒類及煙草的銷貨數量跌幅最大,下跌8.7%。

*遭投訴廉署人員涉行為不當
廉署事宜投訴委員會昨日表示,去年共接獲76項涉及對廉署人員的指控,較之前一年減少14項。在76項當中,55%涉及行為不當,近40%認為有疏忽職守,有5%認為濫用權力。另外,委員會在去年審議過67宗投訴,證實其中有5項指拒絕向投訴人提供全名;羈留室看管人員,無理拒絕被羈留人士要求夜間完全關燈的要求。涉及的6名廉署人員,其中5人被訓示,另一名正在退休前休假的廉署人員,獲委員會通過不會給予訓示。◇

相關新聞
6月1日香港簡訊
6月2日香港簡訊
2011年6月8日香港簡訊
2011年6月10日香港簡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