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司法院調查拉加德—達比案

人氣 4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8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亦凡法國報導)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前法國經濟部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女士人雖然走了,但在法國仍有一段未解的官司。8月4日,法國共和國司法院,俗稱「審理部長的法院」,決定對拉加德展開一項司法調查,追究她擔任經濟部長時在裁定貝魯納爾•達比與里昂信貸銀行的爭執中起到的作用。拉加德涉嫌以部長身份施壓,幫助達比獲得上億歐元的補償金。

達比與里昂信貸銀行的官司始末

里昂信貸銀行(Crédit Lyonnais)原本是為達比管帳的銀行,在1990年曾輔助他買下阿迪達公司。1993年,達比的政治生涯步向高峰,而在進入政府之前的條件就是賣掉他的集團的一部份產業,包括阿迪達公司。這一重任,達比將它托付給了里昂信貸銀行,將公司賣給了一個由德賴富斯(Robert Louis Dreyfus)為首的投資者,並以及低的利息給與貸款。阿迪達公司盈利重新上升後,德賴富斯購買了所有股份。同時,巴黎商業法庭宣佈達比集團破產。這時,進一步研究阿迪達公司出售過程的達比開始起訴里昂信貸銀行,懷疑其與德賴富斯有過秘密合約:銀行以低利貸款幫助他和其他投資者買下阿迪達,但是在他以兩倍的價格買下所有股份時,銀行享受100%的銷售提成。達比為此要求銀行賠償他2億余歐元。

拉加德從中扮演的角色

當初事件發生時,里昂信貸銀行由於經濟不景氣正由國家資助的集團營救,達比與里昂信貸銀行的官司則相當於一個體與國家的官司。經過多次審理、上訴和判決取消等等程序,持續多年一直平息不下。2007年,達比提出藉助一個私人裁判裁決此案。這個方法在商業分歧中經常使用,但是按律不應該在國家和個人的官司中使用。當年的經濟部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批准了這一選擇。裁判於2009年7月裁定里昂信貸銀行應向達比支付2億8千萬歐元的賠償,加上利息是4億歐元,也就是減稅後2億2千萬歐元。如今拉加德被涉嫌當時使用自己的權力,允許採用第三方裁定手段了結此案,而且沒有指出當時被指定的3名裁判中其中一名與達比的律師有聯繫。整個涉嫌調查過程是由社會黨議員們掀起,並將案件提交到共和國司法院(Cour de Justice Républicaine)。


法國商人及阿迪達前所屬人貝魯納爾•達比(JACQUES DEMARTHON/AFP/Getty Images)

剛剛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職的拉加德通過律師表示,毫不畏懼調查,並希望這一項調查可以徹底的清除對她的各種懷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24名董事會成員於8月4日在一份公告中表示信任拉加德,相信她會稱職的從事她的使命。

此外,法國信息電台(France Info)的記者曾經指出,此類運用裁判的案件在美國並不為奇,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講,美國人並不明白此案在法國的影響程度,至少目前不會因此而影響拉加德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威望。調查的進行按理不會影響這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的工作,她或許只需要每年前往巴黎一、兩次回答一些問題。拉加德面對的是「同謀造假」、「同謀動用公款」和「濫用權利」三罪。如果調查得出的證據確鑿,她有可能被判15年監禁和2億5千萬歐元的罰款。

相關新聞
IMF總裁候選人會晤執董
IMF總裁人選  法財長涉弊案
IMF最快今天選出拉加德為新總裁
IMF首位女總裁 拉加德有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