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勞博館傳統產業 看見在地精神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1年0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楊秋蓮台灣高雄報導)公仔又稱玩偶、尫仔,是時下相當流行的收藏品,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於22日起舉辦台灣勞動產業「工仔特展」,分為台灣工仔、百工泰迪熊兩大主題展出, 生動活潑的「公仔」呈現基層勞動者形象,百隻泰迪熊穿上台灣各行業的制服展示,成為特色的台灣百工泰迪熊,把台灣勞工的故事、勞動的精神推上世界舞台。

而展區中10尊勞動公仔,由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吳勝壹、陳冠霖、武上閎等,歷時一年的整理資料、實地探訪所有勞動者身影到模型成型等等,做出木工、鐵工、水泥工等公仔。雕塑家張錦郎亦複製勞動者的工作動態、肢體、表情,呈現栩栩如生的公仔,讓民眾用不同的視野,感受在地勞動精神。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的學生吳勝壹、陳冠霖、武上閎(由左至右)觀察勞工身影,歷時一年製作而成的「台灣工仔」。(攝影:陳柏州/大紀元)

高雄勞工局長鍾孔炤表示,透過公仔傳達為台灣默默耕耘的勞工朋友,他們是台灣經濟發展趨勢及歷史辛苦的背景,也是台灣進步最重要的源頭,民眾可藉由生動逼真的公仔認識不同行業的勞動故事,更進一步了解台灣蓬勃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

從事傳統木工行業60年的陳新樵說,雖然現代都是工廠大量生產的產品,但是最終還是要用傳統手工把其產品修飾完成,傳統木工其內涵與做人的道理相同,具有承傳保存的價值,現代的替代品無法相比。◇


「百工泰迪熊」區打造成泰迪熊製造工廠,中央並有巨型泰迪熊。(攝影: 陳柏州 / 大紀元)


「百工泰迪熊」區涵蓋100種台灣百工泰迪熊。(攝影: 陳柏州 / 大紀元)


台灣百工泰迪熊。(攝影: 陳柏州 / 大紀元)


台灣百工泰迪熊。(攝影: 陳柏州 / 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