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心為上 防溺全年無休10守則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于林綜合編譯)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新出爐的報告指出,2005至2009年5歲以下孩童,在游泳池或溫泉浴場以外溺水的案件,有92%發生在家中,大多在浴缸或坐浴椅沐浴時出現意外。有鑑於此,家長應認識到防溺全年無休,無論孩子何時在何處戲水游泳,都務必隨時警戒。

根據全球衛生組織(WHO)公布的資料,溺水是造成全世界人口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在美國和歐洲,溺水都高居孩童死傷的第二大原因;而孟加拉國際溺水研究中心在去(2010)年估計稱,亞洲每年溺斃的孩童人數高達35萬,約為已開發國家的20倍。

為了滿足孩童戲水的樂趣,許多家長除了利用公眾游泳池和家裏的浴缸,也會購買價格低廉、使用方便的充氣式游泳池,讓孩子就近玩水。然而,近期美國《小兒科醫學》期刊一篇研究統計,全美每5天就有1位12歲下的孩童,因使用這類充氣式攜帶型游泳池而喪命。而浴缸也是經常發生溺斃的場所,僅次於游泳池。

CPSC新出爐的《2011年度報告:針對與非游泳池和非溫泉浴場產品有關之溺水案件》(Submersions Related to Non-Pool and Non-Spa Products,2011 Report)顯示,在游泳池或溫泉浴場以外發生溺水的幼童,83%在2歲以下,17%為2到5歲。

由於2歲以下的幼兒頭重腳輕,一旦跌進容器時頭部朝下,即便只有幾英吋深的水,也足以造成溺水。而一般2到5歲的孩童年齡較大,家長平日可能多少已放任他們在家中自行玩耍,其中包括自由進出浴室。但CPSC的數據提醒家長,要做到全面防溺,絕不能掉以輕心,許多溺水案件就是發生在成人暫離浴室去拿毛巾、接電話、開門或分神沒有留意的時候,有些則在大人暫離,請兄姐代為照顧幼童的片刻內發生。

以下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提出的0到5歲孩童防溺的建議和CPSC的呼籲,整理歸納出10項守則,供家長依循參考:

1.建議孩子滿5歲前,不要在家中設置游泳池(包括地面游泳池和充氣式攜帶型游泳池)。

2.若要裝設游泳池,家長務必以4面圍牆或圍籬將游泳池完全與家屋隔開,並裝設可自動關閉上鎖的門閂,只能從游泳池這一側開啟。每面牆或圍籬至少須4英尺高,與地面之間的距離不得超過4英寸,若有柵欄每條間隔也不得超過4英寸。圍牆必須有防攀爬的設計,例如:頂端安裝防攀爬網、或牆面選用間隙小的密集網格,讓手指無法抓到施力點。

3.負責照護的家長或成人在孩童戲水、游泳、沐浴或接近有水容器時,必須全程專心看顧,千萬不要讓孩童獨自待在游泳池、浴缸、溫泉浴場(spa)、水盆和水桶裏,或靠近這些地方。切記少量的水就可能導致幼童溺斃,而溺斃通常來得很快且無聲無息,成人會來不及反應。

4.5歲以下的孩童靠近或待在游泳池或浴缸等上述場所,大人要隨時和他保持在伸手可及的範圍之內(touch suprevision)。不要讓本身還是幼童的兄姐,獨自照顧小嬰兒或較小的弟妹。如果大人必須離開,就帶著他一起走。

5.水桶不用時隨時保持淨空。學步兒頭重腳輕,跌倒時可能會一頭栽進有水的水桶發生溺水。因此,用完水桶一定要把水倒光,放置在孩童無法取得處。也不要把水桶留置戶外,以免孩童用來收集雨水。另可將馬桶蓋裝上鎖扣,防止孩童到浴室玩時,跌入馬桶發生溺水。

6.孩童必須注意遠離游泳池或溫泉浴場的排水孔洞,以免因吸力過大,身體遭吸入陷在孔洞內或頭髮被纏住,釀成意外。游泳池、溫泉浴場或浴缸應使用特製的排水孔塞等其他安全裝置,防止此類事故。

7.負責照護的家長或成人,必須學會如何做心肺復甦術(CPR)。急救時分秒必爭,及時施行心肺復甦可能可挽回小生命。

8.包括救生圈、救生衣、牧羊杖(一頭有鉤狀彎曲的木杖)、電話等急救需用的器材設備,必須備好放在孩童戲水現場,隨時可供取用。

9.任何充氣浮具或沐浴用浴椅、浴環等,都不能取代合格的救生用具(如救生衣),家長仍要全程提高警覺。

10.一般孩童長至4歲可開始學習游泳,但具體情況因人而異。負責照護的家長或成人必須瞭解,無論是否學會游泳,孩子會游泳不代表從事任何水上活動就絕對安全,不會溺水,而且會在游泳池游泳也不等於就會在其他自然水域裏(江河、海洋、湖泊等)游泳,不同的水域有不同的危險需要注意。為了安全起見,在任何水域游泳戲水,首次入水務必先從足部開始,不要貿然跳水。

(責任編輯:陳俊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