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斷航 西南少數民族成金山上的叫花子

人氣 3

【大紀元2011年0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喬琪綜合報導) 有南方黃金水道之稱的珠江,先後興建了18座大壩,截斷了江水,成了斷航水溝;由於珠江航道的斷航滯航,有些地區必須「翻壩」,才能順利將貨物運達目的地,甚至部份區域「以運定產」,嚴重影響沿江地區經濟發展和沿江產業佈局。一篇文章中指出,政府重發電輕航運,西部地區約70%的煤炭等資源無法外運,西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就業形勢更加嚴峻,被戲謔為「坐在金山上的叫花子」。

珠江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貨運河流,上連西部桂黔滇三省,下接東部沿海粵港澳,由於水量豐沛、水網密佈,珠江被譽為南方黃金水道,然而由於其上建有18座大壩截斷江水,黃金水道變斷航水溝。

其上游有2條河,一條是連接貴州與廣西的紅水河,另一條是連接雲南和廣西右江。據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副局長稱,珠江主要航道上建有18個樞紐,目前有2個通航設施還沒建,即上游的百色水利、龍灘水利,另2個在建築中;而下游4個樞紐已達飽和。該官員稱,紅水河已斷航30多年。

據央視報導稱,當地人說,自從2005年8月建在右江上的百色水利樞紐工程開閘蓄水,右江河道徹底被切斷。紅水河上游建了龍灘水利樞紐,由於無法通航,航運企業只有在大壩上游設臨時碼頭,貴州的煤炭航運至此即上岸裝上貨車,翻過龍灘大壩,到10公里外的下游再走水路,當地人稱之為「翻壩」。

《焦作網》指出,富寧港是雲南第一出口港,自古就有船在此向東出海。然而,2001年下游的百色水利樞紐開始建設,富寧至百色之間107公里的水路就斷航了。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政協主席王雲淩介紹,文山州是雲南的冶金重化工基地,每年至少需要1200多噸礦石從兩廣地區運到雲南,還有百萬噸的煤炭外運。現在只能用卡車運,運輸費用增加了五六倍。

《水法》明確規定,在通航河流上修建永久性攔河閘壩,建設單位應當同時修建過船設施,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專家指出,該法雖然提出開發利用水資源需要兼顧航運需求,但都屬於原則性條款,缺乏有效的制度跟進和銜接,實踐中難以落實,「水電站都是納稅大戶,航道是隱形政績,政府對沒有通航設施的電站驗收就沒那麼到位。而且也沒有哪條法律規定不修通航設施應受到哪些懲處」。

因為缺乏流域整體統籌規劃、規劃投入滯後、多部門利益難平衡、深層次管理體制無序,珠江航道至今「不通不暢」,2009年10月7日,長洲水利樞紐船舶滯航,滯航船舶達9萬多艘,長達116天,滯留船員近萬名,是珠江「不暢」的典型例子。而龍灘、百色水利樞紐無法通航,成為雲貴2省經濟發展瓶頸,貴州多地煤炭等礦產資源開發只能「以運定產」,經濟發展受制,這是「不通」造成的。

《珠江片區航海日》網上一篇《珠江開發,抹不去的傷》的文章中指出:政府重發電輕航運,水運需求被忽視。由於水路不通,南下粵港澳的陸路運輸不堪重負,西部地區大量的資源得不到開發,只能以運定產,約70%的煤炭等資源無法外運,使西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的發展,被戲謔為「坐在金山上的叫花子」。

該文說,許多地方對建設高速公路、鐵路、機場和沿海樞紐港口的關注度和熱心,明顯高於發展內河航運,存在「重陸輕水」現象。廣東省從2001年的「九五規劃」至2008年底,8年間只投資了38億元用於內河航道建設,僅相當於約40多公里高速公路的投資規模,投入嚴重不足。另外,重發電輕航運的結果,導致珠江內河港口建設滯後,也反過來制約著內河航運的發展。

相關新聞
珠江水污染  超7成魚類十年內或滅絕
廣州珠江新城路面現天坑
媒體驚爆5,000噸鉻渣倒入珠江源頭 傳37死
雲南承認傾倒5千噸鉻渣 否認直入珠江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