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闖大禍 媒體忙撇清

人氣 13

【大紀元9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2日專電)德國、美國及英國的媒體曾把維基解密(WikiLeaks)提供的機密文件編修後作為獨家報導。今天這個爆料網站自行公布未經編修的美國外交密電,歐美媒體同聲譴責這種災難性行為。

英國「衛報」、美國「紐約時報」、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與西班牙「國家報」(El Pais)今天發佈共同聲明,一方面譴責維基解密使美國情報的消息來源陷入風險,同時也強調,他們過去與維基解密的交易有明確的準則,只有經過共同仔細編修的密電才能發佈。

聲明指出,今天亞桑傑(Julian Assange)公布25萬多筆未經編修的美國國務院密電,完全是他個人單獨的決定。

「明鏡」週刊在上個週末曾報導維基解密出差錯,卻沒有詳細說明這個爆料網站最近一連串的錯誤造成的連鎖反應。

維基解密今天在推特(Twitter)上宣佈,讓過去45年美國的「外交」曝光,已公布所有的檔案。「明鏡」也把亞桑傑不計後果走偏鋒的前因後果詳加分析。

根據「明鏡」的報導,洩密事件演變成今天的局面,始自亞桑傑與「衛報」記者李伊(David Leigh)的一項秘密交易。

根據李伊在今年元月底出版的「維基解密:朱利安亞桑傑機密戰爭」(Inside Julian Assange’s War onSecrecy)所提,亞桑傑會提供李伊一個檔案,內容是維基解密獲得的美國外交電郵。這個檔案會存放在一個伺服器裡,亞桑傑在一張紙片上寫下部份密碼,李伊還必須記得另外的部份,才能進入伺服器取得資料。

李伊與亞桑傑達成交易,一些美國國務院的密電經過編修後,不僅在「衛報」,同時也在「明鏡」及「紐約時報」出現。

這個檔案開始出問題是在維基解密發言人、德國籍的多姆沙伊特伯格(Daniel Domscheit-Berg)離開維基解密並自立新爆料網站OpenLeaks後。

多姆沙伊特伯格曾經在維修伺服器時取出資料夾,當時他並不清楚這個檔案的內容。

他出走後與亞桑傑先後出書互相批判,勢同水火。他所創的爆料網站也運用以前維基解密收取機密的安全傳輸系統。兩個網站相互競爭,OpenLeaks為了證明亞桑傑不可信賴,最近開始放消息,指出外交電郵的原始檔案已經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雖然檔案需要有密碼才能進入一窺究竟,但對於有心探尋的人而言,並非難事,因為李伊在他的書中透露亞桑傑寫給他的部份密碼和他必須記得的另一部份。

與Openleaks合作的德國週報「週五」(Der Freitag)最近有一篇談網路上外交密件報導,沒有直接透露密碼,卻暗示在公開管道可以找得到。李伊的書中也提到,這批資料和密碼在一個程式工程師們交流原始程式碼的平台上好奇的網路族開始搜索及嘗試開鎖。

被找到的網站聯結在推特(Twitter)上傳佈。任何人進入這個聯結,都會發現未經編修的機密可一覽無遺。

機密文件的通路被破解,維基解密發表聲明,指責「衛報」與記者李伊是讓這批機密文件在網路上流傳的罪魁禍首,並且表示已經和美國國務院談到要採取法律行動的問題。

聲明也指出,在8月25日就已通知美國駐倫敦大使館及國務院,告訴他們可能會公佈這批文件,請他們先警告文件中涉及的線民。

「衛報」也立即發表聲明反擊,指出當初維基解密告知密碼是暫時的,在幾個小時內就會取消。此外,李伊的書出版時,並沒有人關切可能有安全的問題,而且,網站在過去7個月裡可以把資料移除。

德國主要平面媒體今天紛紛撰文抨擊維基解密,指出這個「資訊游擊隊」對於資料防護的鬆散,讓它失去人們的信賴。

針對網站的爆料,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甚至提出一個問題:「在網路時代,到底人們期待的透明度要到什麼程度?」

相關新聞
維基解密:憂諜戰?東帝汶拒中共雷達
維基解密:中國公司在哈薩克的生意經
維基解密:中共施壓 臺灣長榮棄扁挺連
阿桑奇:FBI企圖賄賂維基解密成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