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麟任港政務司長 民間斥聽命中共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因唐英年為準備參選行政長官而辭去政務司司長職務,香港政府星期五(9月30日)宣佈多項高官新任命。其中政務司司長一職,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接任。有學者批評,林瑞麟民望低落,聽命中共,質疑其管治能力。

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中共當局已接納了唐英年請辭,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接任政務司司長,林瑞麟的職務由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志源接任,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梁卓偉接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


林瑞麟接任政務司司長(攝影:鄺天明 / 大紀元)

林瑞麟現年56歲,02年擔任政制事務局局長後,因為主推政制改革方案,以及近期的替補機制方案,引發民怨沸騰,被民間指責凡事聴命中共,因此香港傳媒常稱其為「林公公」(譏諷他像太監)。今年多個大規模遊行包括七一22萬人遊行中,市民都要求他下台。香港各大民調結果均顯示,林瑞麟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高層官員中排名最低,於2010年的一個民意調查,林瑞麟的民望更出現負值,即反對率高於支持率。今年4月他因為心臟一條支血管出現七成閉塞,須進行「通波仔」手術。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指出,林瑞麟民望低落,由他擔任政務司司長,顯示曾蔭權班子的無能。「其實林瑞麟大家都知他的民望非常之低的,而且持續了不短的時間,因為往往他要推的政策就是幫北京阻撓在香港盡快落實普選,再加上他個人的性格高傲不屑,有足夠的票我就不理民意那種氣量,所以就引起很多人對他不支持。今次他升做另一把交椅,反映整個特區管治班子人才有不足。他們都是論資排輩才升上去,你可以看到人才荒很嚴重,一方面他留不到人才,另一方面都吸引不到新的能幹的人進來。」

多個泛民主派政黨也反對有關任命,民主黨批評行政長官漠視民意,新任命只會進一步拖低曾蔭權班子民望;公民黨表示,對任命感到不寒而慄,批評林瑞麟為求達到目的,不惜扭曲是非。


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前)宣佈原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志源(後),接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攝影:鄺天明 / 大紀元)


新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攝影:鄺天明 / 大紀元)

至於獲委任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的譚志源,被認為是林瑞麟的親信。1987年加入政府任政務官,先後擔任董建華副私人秘書和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的新聞秘書。梁錦松2003年因為在自己公佈財政預算案要大幅徵收汽車首次登記稅等措施前,「偷步買車」事件而下台,譚志源的仕途亦一度停滯。之後獲林瑞麟賞識,成為政制事務局首席秘書長,協助推銷2005年政改方案。2008年出任副局長。一年後接替陳德霖擔任特首辦主任。去年立法會通過的政改方案,他亦有直接參與。

新任特首辦主任梁卓偉並非政務官出身。38歲的梁卓偉在2008年停薪留職,放棄在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教席,加入政府,是首批副局長之一。在候任期間,曾被捲入國籍風波,最後要放棄加拿大國籍。上任後,他就面對甲型流感H1N1爆發。當時他負責每日召開新聞簡報會,交代疫情最新進展。在官場中,被認為是多位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中聲望最高的一位。

但成名認為,將他調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不恰當,質疑配錯位。「我就覺得有一些非鹿非馬,這個應該不是他的專長,因為他的專長是處理有關不同方面政治經濟民生的議題,而把他調去,都反映(高官)問責制度在吸引人才有很大的困難。另一方面就是說他未必能夠善用已有的人才專業的傾向或者專業的能力。」


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宣佈多項高官新任命(攝影:鄺天明 / 大紀元)

相關新聞
港貿發局指參展商須守國安法
港議員倡重塑深水埗排檔 締造文化旅遊區
港初選案|戴耀廷今開始陳情 辯方倡判2年
美國販運人口報告 香港被列第二級監察名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