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日 專家向新政府諫言兩岸關係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報導)1月14日台灣總統大選投票日,台灣1千8百萬民眾將用選舉選出台灣的希望。中選會預估投票率約8成,今晚10時前儘量開票完畢。關於台灣大選對中國大陸民主的啟示和影響、及兩岸未來的走向等問題,記者專訪了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夏明先生。

夏明教授認為,台灣大選破除了中共關於東西方民主對立的這個偽命題,對大陸尤其是知識界影響很大,導致他們對中共的執政發出疑問和挑戰。他認為,今天不管是哪一方勝出,必須認清中共政權,中共讓步的經濟好處是不能持久的,必須把台灣命運跟中國的民主前景結合的更緊,台灣才有可能發展更好、並在亞太起到更重要作用。

台灣大選破除了中共關於民主的偽命題

剛出版新書《政治維納斯:從一無所有到中國民主》的夏明教授,對大陸民主研究頗有心得。他認為台灣大選一個最根本的意義在於,破除中共將中國民主和西方民主割裂開來這道偽命題。

他分析表示,作為同宗、同根、同文的中國人,台灣能夠實現、實踐民主,本身就完全改變了中國大陸關於民主討論的性質,因為中國大陸領導喜歡說:「這都是西方的議會民主,我們不去模仿,我們是實現中國人自己的人民民主」。這種割裂開來的所謂的西方民主和中國民主是偽命題。台灣的民主實踐是把這個偽命題破掉了。

他覺得台灣的成功就把這個問題變得很簡單,不是說中國人未來的選擇是一種西方的方式還是中國人的方式,而是想選擇台灣人的生活方式還是選擇大陸人的生活方式。實際上就是民主沒有東西之分,而政體有上下之別。

促使大陸人向中共發出疑問和挑戰

這次台灣大選不僅由前美國參議員穆考斯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克拉克、加拿大前眾議院議員大衛‧喬高、歐洲創製及公投協會執行長布魯洛‧考夫曼、日本參眾兩位議員等重量級國際友人組成的國際觀選團,還有來自各地的華人觀選團,並且有很多大陸人隔岸觀摩。

夏明認為台灣民主選舉搞得轟轟烈烈的,那麼對大陸、特別是知識界有很大影響。「台灣總統大選有辯論,大陸有沒有?台灣老百姓可以實質上的去投票,總統候選人必須去競選、拉選票;必須跟選民去親近、去聽取他們的意見,那麼中共的領導人為甚麼不深入到老百姓中去拉他們的選票?大陸百姓能夠像台灣選民一樣去接近他們的候選人、他們的領袖嗎?這些基本的問題,我覺得都會讓大陸百姓認識到大陸的制度究竟有甚麼問題,到底可不可以改?顯然對共產黨的執政會發出疑問和挑戰。」

台灣大選結束後,接下來還有美國大選和中共領導人換屆。夏明教授認為,美國大選是2012年的一個重頭戲,現在預選已經開始了。而大陸十月份將召開的十八大,不是選舉而是選拔,這樣美國的選舉制和中國的選拔制放在同一時間框架中,馬上就呈現一個鮮明的對比。

另外海外流亡的十幾萬藏人,在海外也實現了民主,也推行了世俗化和民主化兩大進步。這是對藏人的一種激勵,也是對中共暴政專制的一種鞭打。

台灣歷屆政府跟中共打交道存在的問題

夏明教授認為,過去十幾年來台灣跟大陸的交往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當年台灣人在李登輝的領導下還有逐鹿中原的決心,他們把台灣跟大陸的統一建立在海峽兩岸最終實現民主的基礎上,但是民進黨執政和國民黨又從新奪權執政後,都出現兩個大的變化。

「台灣在民進黨陳水扁的領導下時,是我根本不要關注你大陸的事情,不想跟你大陸在一起,我自己以後完全想獨立成立一個台灣國。這樣削弱了台灣對中國大陸民主的關心,同時也削弱了台灣對中國大陸民主進程的話語權,某種程度上,民進黨自廢武功,他放棄了對中國民主化干預的話語權。」

「當馬英九上台後,面臨的問題也在於他對大陸過於軟弱,從某種程度上說,馬英九被大陸經貿好處已經搞得樂不思蜀了,根本沒有想到逐鹿中原的雄心和原來國民黨還說的九二共識及三民主義下統一中國。」

他認為,儘管馬英九對「六四」在內心深處是很同情的,也曾經說過六四不平反統一免談,但是從政策層面來看,馬英九顯然是做的不夠的,中國的民主的事業,他沒有做功,另外他對海外推動中國民主的群體幫助也是不夠的。夏明舉例說:「旅美雕塑家陳維明想在台灣尤其是在金門豎立自由女神像,隔岸向大陸招手,把自由的火炬舉起來,但是台灣的國民黨政府非常的冷淡,還千方百計做些小動作,讓這個事情沒有辦法順利實現。」

台灣朝野應傾聽警告 跟中國民主前景結合更緊

夏明教授認為,兩個政黨無論誰當選,都必須認識到中國大陸政權有很大問題、很大的欺騙性,而且它會用經濟利益來收買、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他說,這一點很多學者也提出警告。「像陳破空的評論和他寫的《中南海的厚黑學》這本書,就寫出這些問題,像袁紅冰寫的《台灣大劫難》也提出這種警告,因此台灣朝野都應該傾聽這些人的警告。」

如果台灣想讓自己發展的更好、想在整個亞太地區起更重要的作用的話,夏教授認為台灣必須把自己的命運跟中國的民主前景結合的更緊。

「台灣陷入經濟危機、尤其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大背景下,使得中國經貿好處顯得熱別誘人,但是經濟讓步是有條件和代價的,台灣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另外中國大陸本身的經濟現在也陷入危機之中,這種讓步的好處也不會持久的。所以對台灣而言,必須想好這個代價是甚麼,這種讓步的好處不能持久,台灣該怎麼辦?」

民主嘉年華啟示中國未來之路

台灣大選非常熱鬧,候選人馬不停蹄的拉票、路上助選的遊行隊伍、橫幅彩旗到處飄揚,海外的台灣人也從世界各地紛紛飛回台灣投票,擠爆了台灣的機場,這些被外界稱為民主的嘉年華。

夏明教授表示,中國的未來必定要補上「民主嘉年華」這一課。「我在最近發表的新書中也呼籲了中國唯一的出路就是要走民主的道路。而中共一直說可以在黨的領導下實現民主,我認為這是政治忽悠,中共不可能把中國帶向民主。大家必須放棄幻想,打造反對黨建立自己反對它的政府,包括海外出現的這種臨時政府、流亡政府等等,必須得從體制上去跟它抗衡,終結一黨專制。」

(責任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公開透明 大陸民眾期待台灣大選辯論模式
民眾關注17日台灣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
台灣大選在即 悉尼馬吳後援會舉行造勢大會
超級星期天 台灣大選候選人各地催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