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變革受關注 德國部長將訪緬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27日訊】就在不久前,還沒有人會把民主和緬甸聯繫在一起。如今,西方對緬甸開始的政治變革表示歡迎,但也帶有一些懷疑。 緬甸的變化就像一個奇蹟。在經受了近50年的軍人統治後,一年前,緬甸產生了一個與以往不同的政府。雖然四分之一的議席和重要的職位都留給了軍方人士,但領導層的改革意願卻顯而易見,比如放鬆了新聞檢查,允許成立工會,釋放政治犯。進而,美國國務卿克林頓、英國以及法國外長都先後前往緬甸並與昂山素姬會面。2月德國發展合作部長將訪問緬甸。

據德國之聲報導,位於漢堡的德國全球及地區研究學院(GIGA)的緬甸問題專家賓特 (Marco B□nte)對此表示謹慎樂觀:”自從新總統上任以來,緬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在政府管理層和軍隊中也有大量阻撓改革殭化舊制度的政治對手。”

改革進程中最重要、最具象征意義的一步就是2010年11月取消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姬的長年軟禁。昂山素姬被視為緬甸民主的良心,從1988年以來 一直為該國的民主而鬥爭。當時她成立了全國民主聯盟,並不顧恐嚇以該黨主席的身份領導了選戰。1989年7月,她首次被軟禁,罪名是威脅國家安全。但迫害 和軟禁並不能阻止她為緬甸走向沒有暴力的民主之路而奮鬥。現在,她正式作為候選人登記參加今年4月的議會補選。

國際政要爭先訪問緬甸

美國國務卿克林頓、英國以及法國外長都先後前往緬甸並與昂山素姬會面。今年2月,德國發展援助部長尼貝爾也將訪問緬甸。他將是28年來首位訪問緬甸的德國 發展援助部長。尼貝爾的行程安排中包括與緬甸高層官員以及反對派人士會晤。

如緬甸堅持改革 將放寬對緬甸的制裁

德國發展援助部表示,希望通過訪問瞭解緬甸現在的局勢,並希望緬甸能夠繼續譜寫 這一歷史新篇章。聲明中還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緬甸領導層希望將反對派也聯合到改革進程中。

對緬甸的制裁是否將放寬將取決於緬甸今後的發展。歐盟已經解除了對吳登盛以及緬甸其他政府領導人的入境禁令。最遲到今年4月底,歐盟必須就是否延長對緬甸的制裁作出決定。歐盟外長已經表示,如果緬甸堅持改革,那麼甚至有可能在此之前就明顯放寬對緬甸的制裁。

軍方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貧窮的富國

儘管擁有豐富的資源,比如柚木和上等的寶石礦,但緬甸卻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制裁、管理不善以及軍方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該國幾乎沒有得到西方的任何發 展援助。 從1987年以來,世界銀行就不再向緬甸提供任何貸款。緬甸問題專家賓特認為,緬甸軍方現在也看到了孤立所帶來的危險,因此願意邁出改革步伐。

緬甸開始的政治變革將贏得幫助

德國東亞協會理事長佩雷克普(Timo Prekop)認為,緬甸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支持。面積幾近兩個德國的緬甸基礎設施非常薄弱,人民沒有足夠的醫療條件和受教育的機會。佩雷克普指 出,德國經濟界完全可以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用德國的技術幫助該國發展基礎設施。在農業領域,緬甸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緬甸也急需建立起公民社會機制。賓特認為,在政府管理方面,緬甸也需要支持。但緬甸政府首先必須贏得信任。他說,2015年的大選將是對緬甸民主的一個重要考驗。如果昂山素姬的政黨能夠不受阻撓地參與政府組建,那麼這將是緬甸的一個歷史轉折點。

責任編輯:洪微

相關新聞
英國外交大臣計劃訪問緬甸
緬甸承認昂山素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
聯合國:緬甸鴉片產量上升
緬甸2011:轉變之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