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莫言用「殘酷敘事」建立隱秘文學王國

人氣 7

【大紀元2012年10月11日訊】2012年10月11日,中國作家莫言獲得了本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此前,他獲得過國內外諸多文學獎項,但莫言和他的作品一直處在爭議漩渦中心,他的每一部作品出版都帶來幾乎絕然相反的爭議態度。

《紐約時報》報導,從1988年美國漢學家葛浩文教授翻譯《紅高粱》《天堂蒜薹之歌》起,莫言的作品被廣泛地翻譯成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瑞典語、俄語、日本語、韓語等十幾種語言,是中國當代最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作家之一。

但在近三十年來的中國文學中,報導說,莫言和他的作品一直處在爭議漩渦中心,他的每一部作品出版都帶來了幾乎絕然相反的爭議態度,而與他及他作品相關的國內外相關研究論文數量驚人,在專業數據庫裡你可以搜索到大量與莫言相關的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

報導說,莫言的小說一直在兩個不同的時空中展開:一個是殘酷現實,細膩生動地展現當前鄉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風貌,其核心主題是「飢餓」和「不公」;另一個是浪漫世界,以強大的想像力推進到被官方歷史嚴厲遮蔽的微暗世界,關鍵詞是「生命力」和「人性」。

報導介紹說,莫言小說中的兩條籐蔓,最後匯聚在200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生死疲勞》裡。作家從敘事/結構的繁重任務中解脫出來,從容而天馬行空地對輪迴成驢、牛、豬的主人翁西門鬧分別敘述。原地主西門鬧土改時被工作隊在河灘上崩掉腦袋後,他家的長工藍臉就變成了新時代的主人,並且娶了他的媳婦,住了他的家。含冤死去的西門鬧深感冤屈,在閻王爺面前絕不屈服,所以,地府的裁決者為懲罰他,判決他帶著前世的記憶(不給他喝忘憂湯)輪迴到陽間做牲畜,而且是投胎到藍臉的家裏,親眼目睹著人世間的滄桑變化。他變成驢子,驢子死後還不服,又被罰投胎成牛,牛死後他繼續不服,再被判投胎為豬。其中「西門豬」一章寫得汪洋恣意,想像磅礡,過了好多年,我都記憶猶新:高智商的西門豬帶領牲畜欄裡的豬們反擊人類的統治,英勇戰鬥,跳出豬圈,一路衝殺,突破人類獵手的重重包圍,勝利地渡河來到河中小島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終於自由自在地過上了無拘無束的快樂生活。

報導說,莫言2008年的長篇小說《蛙》通過「姑姑」這個特殊人物形象,深入地控訴了計劃生育對中國人的殘酷戕害。「姑姑」自稱是組織的走狗、信徒,組織讓做甚麼就做甚麼,她親手接生過一萬個嬰兒,也親手殺死2,800個嬰兒。新政權剛建立,在鄉村推廣新的接生技術,剛畢業的「姑姑」接生了高密東北鄉幾千名新生兒,包括王肝王膽兄妹、陳鼻、王手等人。後來搞計劃生育,「姑姑」同樣自願充當「走狗」,帶領計劃生育工作隊抓捕超生的村民(大多是她接生的),強行做人流,而導致王膽等人的死亡。「文革」結束後,「姑姑」也從瘋狂中恢復了。她這才發現自己當「走狗」時做了多少邪惡事情。她用自己的後半生來贖罪,和做泥人的丈夫一起,做了2,800個小泥人,供在三面牆的龕裡,為他們念佛經……這部小說生動有力地控訴了計劃生育對中國的毀滅人性的巨大傷害。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於山東省高密縣,他在短篇小說《白狗鞦韆架》裡把老家變成「高密東北鄉」,在同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秋水》裡,他再度提到這片土地,描繪了「高密東北鄉」史前史。

莫言因文革輟學,在農村勞動多年,1976年入伍,1981年開始文學創作,後就讀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從1987年開始莫言發表了很多作品,在國內外獲諸多大獎。

不過,BBC報導,莫言得獎在中國很有些爭議。作家張一一曾多次公開抨擊莫言以及瑞典的文學獎評委馬悅然「收取高額翻譯費,走後門」。在異議作家圈,人們批評莫言在強權面前低頭不敢仗義執言。他還抄寫毛澤東極權文本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國作家冉雲飛還說,加油啊,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毀滅諾貝爾文學獎在此一舉。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日本知識份子:領土糾紛歸咎於日本貪婪
百幅葛拉斯畫作  9日在台展出
諾獎得主葛拉斯在台特展  作品多元
諾貝爾文學獎  村上春樹受矚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