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企壟斷市場 高管工人收入差距千倍

人氣 11

【大紀元2012年10月19日訊】(自由亞洲電台)中國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日前發佈2011年《中國薪酬發展報告》。報告中直指,部分行業工資上漲過快。除企業高管與農民工工資收入差距最大達4553倍外,企業內部近5年來高管工資增幅明顯超過普通職工工資增幅,造成社會收入分配不公。

中國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日前發佈2011年《中國薪酬發展報告》。報告中指出,部分行業工資上漲過快、高管職工收入差距千倍,造成不同行 業、不同職位收入差距加大。報告還說,根據全國總工會2010年的一項調查表明,兩成職工5年間從未漲過工資,208家國企高管與一線職工的收入相差近 18倍——而這一差距,在1979年僅為1.18倍。美國紐約的勞工活動人士劉念春的說,中國各地的工人目前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要提高自己的收入,不能 等待政府,必須自己維權,因此才有了不斷的罷工行動。他認為,工人必須建立自己的獨立工會和資方進行各種集體談判,

「談判的話,工人就可以提出各種正當的訴求,現在雖然憲法35條規定工人有結社的自由,可是工人組織自己工會的話,立刻遭到壓制,結社權利名存實亡。工人只有建立自己的工會,資方才不敢忽視你,欺負你。」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說,中國不同行業的收入差距很大,比如銀行職工的收入普遍高於其他行業,銀行高管的薪水高本身不是問題,但問題在於中國國有銀行的利潤不是來自於金融產品的創新:

「美 國一些投資銀行的高管收入也很高,但是中國國有銀行,比如浦發銀行,它是靠壟斷地位,而不是金融創新攫取了巨額利益,他們靠的是銀行的存貸款差價,存貸款 差實際上是由國家的政策決定的。實際上是通過國家的政策,使他們有了巨額收入。中國銀行的存貸款差遠遠超過發達國家 ,中國國有銀行百分之九十的利潤來源於存貸款差,而發達國家的銀行有一半的的利潤來源於金融產品的創新。」

2011年《中國薪酬發展報 告》說,部分行業企業高管年薪已經上千萬元,2007年平安保險總經理年薪即為6616萬元,是當年全國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2751倍,相當於農民工 平均工資的4553倍。胡星斗教授說,令人不安的是中國的很多國有企業壟斷資源和市場,他們的利潤豐厚,但是上繳國家的稅收卻很少。他說,

「  國有企業上繳國家財政的數額僅僅佔利潤的百分之零點一都不到,這些國有企業依靠壟斷地位獲得巨額利益,他們基本上是內部分配,沒有向國家和社會分紅,今 後這些企業應該更多地向國家繳納利潤,比如發達國家的國有企業要向國家繳納利潤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甚至英國的國有企業,要向國家交納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 利潤。」

胡星斗教授說,國有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利益壟斷集團在食利自肥,
「國營企業的高管的工資或者年薪不應該由他自己決定,或者由企業的薪酬委員會決定。在發達國家,國有企業高管的薪水是由國會或者地方議會決定的,在中國國有企業或者地方國有企業的高管年薪應該由人大或者地方人大來決定。」

人社部的勞動工資研究所報告建議,要以國有大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壟斷行業企業為重點,探索工資總量決策機制,抑制部分行業企業工資水平過高、增長過快的趨勢。加強對高收入行業企業的監督檢查,加強個人所得稅監管。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高山的採訪報道。

(責任編輯:李明)

相關新聞
【新紀元】改革,下崗工人 不能承受之重
研究:中國最低工資水平全球墊底
劉植榮:非洲32個國家最低收入超中國
中國GDP背後農民工的代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