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軒:專制政府的危害遠超PX

王昊軒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1月18日訊】PX 是對二甲苯(para-xylene)的英文簡稱,是一種需求量很大的化工品,從冰箱裡的聚乙烯保鮮盒、到商場裡的的確良衣物,再到船上用的尼龍漁網,它們的生產都離不開PX。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PX生產和消費國,產能佔全球兩成左右,消費量卻要佔全球三成左右。產量和需求量之間存在的巨大缺口使政府上馬 PX生產線能帶來巨大的利潤,同時也能極大地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但PX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會產生一定的環境污染。PX易燃易揮發,大量攝入的話可以麻痺人的神經,導致女性不孕不育,屬於一種低毒性的化工品。另外,在生產PX的過程中會產生比它毒性更強的化學物質,例如強致癌物苯和甲苯,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例如能導致酸雨的二氧化硫。不過這些污染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是完全可控的。如果安全防範措施做得完善的話,PX生產線並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像核洩漏那樣巨大的危害。國際上在密集城區設置PX生產線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國休斯敦PX廠距城區1.2公里;新加坡裕廊島PX廠距居民區不過0.9公里;日本橫濱PX廠和居民區相隔不過一條高速公路的距離。

雖然PX生產線如果安全措施做的好得話對環境的污染很小,但這並不意味著政府就可以罔顧民意強行上馬PX項目。在民主國家,一個地區設置像PX廠這樣會對環境產生一定危害的「公害」必須要徵得當地民眾的同意,否則的話難以破土動工。但在中國這樣一個非驢非馬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幾乎沒有哪個地方政府會這麼幹,因為這樣做太沒有「效率」了。

2007 年,南京市政府在並未明確告知市民PX項目風險與危害的情況下就在密集住宅區棲霞區設置了PX廠。此前政府只在2006年《南京日報》一篇不到一千字的通訊中提到過PX項目。南京政府的保密工作做得極好,當地居民完全被蒙在了鼓裡,直到PX投產後才發現自己身邊多了條有毒化工品生產線。政府如此無視人民利益,在建設對居民生活有巨大影響的化工廠的決策中將民眾完全排除在外,甚至連一個走過場的聽證會也不開,這種傲慢的行為引起了當地民眾巨大的反感。本來民眾因為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對大型化工廠的建造就存在天然的疑慮和牴觸情緒。如果政府認真做好信息披露和解釋的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民眾的擔憂。但如果政府偷偷辦事的話,就會極大地增加民眾對之的懷疑和反感,到那時政府再想補救就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公信力已經喪失了,事到臨頭說什麼也不會有人相信,民眾寧願相信對於PX危言聳聽的負面謠言,也不願意相信政府闢謠的科普。

後來當記者採訪南京PX生產線附近的居民時,發現那裡的空氣質量很差,氣味刺鼻,出門都要戴口罩。南京民眾為PX項目付出了巨大代價,得到的回報卻寥寥無幾。有當地民眾找到政府理論,政府官員答應會將他們搬遷到離PX較遠的地方,但後來就沒動靜了,政府再一次失信於民。更搞笑的是,後來草民們發現原本和他們做鄰居的領導幹部們都陸陸續續地搬走了,而沒錢買新房子的他們只好留下來吸化工廠的毒氣,他們的火就更大了。但這時木已成舟,工廠已經投產,難不成讓政府把它給炸了?民眾也只好到網上發發牢騷了,可他們發出來的抱怨 PX的帖子卻被「秒刪」,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如此不把人民當回事的政府,如何叫人信任與擁護,所做的決策又如何叫人心服口服?

與南京不同的是,原定於2008年在廈門投產的PX項目因為「保密工作沒做好」消息提前洩露遭到了廈門民眾的強烈反對,釀成了震驚中外的維權事件,成了中國維權史上的一大里程碑。2007年6月1日,廈門人相約以「集體散步」的形式發動了反動PX項目的遊行示威,政府一面在網絡上封鎖消息,一面粗暴打壓民眾的維權活動。遊行當天,一些廈門的大學封校禁止學生外出,並威脅學生說如果參加過遊行入黨就別想了。廈門政府則要求所有的公務員必須保證親屬不參加遊行,否則將給予其停職處分。可是在洶湧的民意面前,這種粗暴的打壓非但沒有奏效,反而讓民眾愈發地反感,維權的鬥志更加地昂揚。最終遊行還是發生了,並且聲勢浩大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廈門政府在年底被迫宣佈放棄興建已經形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PX項目。

在2012年10月末爆發的寧波PX抗議事件中,政府無視民意,偷雞摸狗地上馬PX項目的做法依然沒有改變。得到消息的民眾一開始採取了上訪這種相對遊行來說比較溫和的維權手段,但政府根本不鳥他們。於是2012年10月27日,寧波市中心爆發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抗議人群高呼「PX滾出寧波!」、「我們要生存!我們要活命!」的口號。正所謂「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此時政府終於開始重視民眾對PX的厭惡情緒了,不過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與民眾溝通,解除他們的疑慮,而是派出大量武警特警進行鎮壓,抓捕抗議民眾。警察用警棍毆打示威者,用催淚瓦斯驅散他們,民眾則拿起手邊的石頭和磚塊進行還擊,當時的場景就好像政府和民眾之間在打仗一樣。

在鎮壓的同時政府嚴厲封鎖消息,禁止國內媒體對此事加以報導,於是民眾們只能求助於外國記者。當三名美聯社記者採訪抗議的市民時,被激動的示威民眾像對待親人一樣迎接。每當記者一扛起鏡頭,民眾們就集體鼓掌。記者一採訪就全場沸騰,因為這是他們對外發佈消息的唯一手段,而警察看到外國記者也不敢再動粗了。對此有網友感慨道:「一個驚動了美聯社的新聞,其新聞價值竟然無法打動CCTV和NBTV(寧波電視台)。作為媒體工作者,你們新聞敏感度在哪裡?你們的職業操守呢?現在可是中國人求美國人民來解放了!」

也許有人要問了,既然PX項目的毒性完全是可控的,國際上在密集城區設置生產線的例子也屢見不鮮,那寧波人為什麼要如此激烈地反對這個能為當地帶來巨大經濟效應的化工項目,難道他們真得那麼傻,看不到PX項目的巨大好處?要知道,首先,PX項目的毒性可控是建立在嚴格執行安全防範措施的前提上的,但寧波PX即將落戶的鎮海石化經濟區在安全生產上卻劣跡斑斑,早已失信於民。2002年5月,鎮海居民就曾一度因當地兩家化工廠偷排有害氣體而上街遊行。2007年9月,園區內的LG甬興化工有限公司曾發生400噸左右丙烯腈洩漏事件,造成附近的空氣和地下水污染。2012年4月底,當地一家化工廠偷排有毒氣體,令到果園採蜜的300萬隻蜜蜂一夜之間全數暴斃。有村民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抱怨道,當地化工廠林立,環境污染治理乏力導致許多村民患病,他們多次向政府反應,但政府根本不聽,現在又想強行增設一條PX生產線,民眾怎麼可能會放心?

另外,PX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確實不假,但問題是這些經濟效益又有多少能落到當地居民的手中呢?要知道這次要在寧波設立 PX生產線的是財大氣粗的壟斷央企中國石化,屬於國家所有。而因為缺乏民主憲政的制約,當今中國的民眾在和背後老闆是政府的壟斷央企的利益博弈中處於極端弱勢的地位,幾無勝績。如果PX在寧波投產,最後的結果無非是央企和地方政府拿走絕大多數的利潤,當地官員也獲得了得以陞遷的政績,而工廠所帶來的污染和環境風險卻要完全由當地民眾來承擔。好處你得,風險我擔,這樣的賠本買賣誰會願意做?更不要說政府在上馬PX的過程中決策不透明,一開始想瞞過民眾偷偷上馬,被發現後則以「維穩」的名義武力鎮壓,完全忽視民眾對公共事務的知情權、表達權和參與權了。政府這樣粗暴地決策,如何能讓民眾心服口服?在缺乏法治,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的中國,寧波民眾又有什麼理由不效仿曾成功趕走PX的廈門民眾呢?有人說,寧波人對待PX的反應不夠理性,但我要說,寧波人的所作所為,恰恰是他們所能做的選擇中最理性的一種。難道在當前體制下寧波人還能選舉代表為自己維權嗎?之前寧波人理性地上訪,政府又是怎麼對待他們的訴求的呢?中國式維權的一大特點,就是不把事情鬧大就維護不了自己的利益。

PX本身屬於低毒性的化工品,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和安全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也完全可控,不會帶來太大的危害,否則世界上也不會有那麼多發達國家敢在密集城區建PX廠了。但我們要知道,PX的毒性雖然低,但是專制政府的毒性卻很大!同時專制還能神奇地起到放大PX毒性的作用,就像當年蘇聯政府的腐敗無能放大了切爾諾貝利核洩漏的危害一樣。PX的毒性可以用安全生產程序嚴格控制,但專制政府卻剝奪了民眾用手中的選票控制政府毒性的權力,這就導致由政府主導的PX項目的毒性也不可控了。如果你有錢的話還能住到別的地方去,沒錢的話就只能提心吊膽地呆在化工廠旁邊吸毒氣了。

中國各地民眾對PX項目的抵制,雖然有缺乏相關專業知識的原因,但更多還是因為對政府執政能力和誠信度抱有極大的懷疑,害怕步南京民眾的後塵,做了政府發展經濟的犧牲品。民不選官,官不為民。權力不受制約的政府就好比是逃出籠子之外能肆意傷害民眾福祉的野獸,誰敢相信這樣的政府不會作惡,誰又敢為這種政府所主導的公害項目的安全性打包票,安心與之為鄰?PX如果出了問題危害的最多是一個地方,權力不受制約的專制政府危害的卻是整個國家。由此可見,PX雖然有一定的毒性,但和專制政府的毒性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了!要讓中國人安心接受 PX,與之為鄰,請先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把權力關在籠子裡再說!否則再多的科普和闢謠都不會起到什麼作用。民眾不會相信PX項目的安全性,就像他們不會相信專制政府有多麼誠信一樣!

轉自《民主中國》

相關新聞
寧波反PX驚動中央 傳溫家寶南下 官員被人肉倒算
寧停建PX後深夜打壓加劇 媒體禁聲引批評
【陳思敏】:微博叫停PX專案 寧波當局先騙再上?
RFA:群眾力量又一勝利 寧波終止PX項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