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上萬留守「洋娃娃」父母多為偷渡美國

人氣 2191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2月06日訊】留守兒童已是中國特色的農村一大社會現象,然而在福州,有上萬名具有外國國籍的「外籍留守兒童」。這些「洋娃娃」的父母,多數是美國非法移民,因在外打工,無精力和時間照顧小孩,所以將孩子送回國內,接受「中式」學前教育,然後在5歲時被接走。

《新京報》2012年12月6日報導稱,在福州閩江入海口一帶,有這樣一群留守兒童——他們跟著爺爺奶奶等親人生活在村裡,但他們是外國公民,具有外國國籍。這些留守的「洋娃娃」,父母多數在美國打工,多數是非法移民,因精力和時間問題,將孩子送回國內。

福州有近萬名這樣的「洋娃娃」

報導稱,據福州市政協的一份材料披露,福州現有「洋留守」近萬人。由於他們的父母多數是「非法移民」身份,在國外打拼,每天工作13小時甚至更多,不得不將孩子交給國內的親人撫養。

資料顯示,「洋娃娃」分佈在福州各個地區,以閩江口一帶的各縣、鄉、村為主。其中長樂市約5000人,馬尾區亭江鎮約2000人,連江縣琯頭鎮約2200人。

琯頭鎮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華僑」

長樂市猴嶼村,全村目前居住著700多人,在外僑胞則有13,620人。

位於福州市連江縣南部,閩江入海口北側,與猴嶼村隔閩江相望的琯頭鎮,也是當地著名僑鄉,全鎮居民5.6萬人,海外僑胞已達5萬餘人,其中僑居美國的4萬多人。

琯頭鎮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倪法林說,這些僑胞大部份是改革開放後「移民」的,包括琯頭鎮在內的閩江入海口地區,在上世紀90年代時偷渡曾達到高峰。現在的琯頭鎮,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華僑」。

留守「洋娃娃」物質上比較充裕 其他方面比較弱

倪法林認為,「洋娃娃」與普通孩子相比,全身帶「洋」字,洋奶粉、洋玩具、洋衣服;「洋娃娃」的父母往回寄金錢等,所以當地有種黃梅魚,一斤幾十塊錢,但無論多貴,「洋娃娃」的爺爺奶奶都會買給孩子們吃。

倪法林認為, 「洋留守」在物質上比較充裕,但精神上比較叛逆,而且嚴重依賴祖父母,跟父母的關係冷淡。

長樂市實驗幼兒園是全市最大的公辦幼兒園,共有13個班,每個班上都有10名左右的「洋留守」。

園長陳美琴總結「洋留守」的特點:在行為習慣上不如父母帶的孩子,對各種信息接受的程度不如父母帶的孩子,家園配合(家長和幼兒園的配合)不好,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

她舉例說,小班組織孩子們排隊喝水,一名3歲的「洋留守」總不排隊,老師教育多次都沒用。孩子的爺爺得知後,以為老師為難他孫子,多次跟老師吵架。

同時「洋留守」到國外後,要先學語言才能上小學,往往比國外學生晚了一兩年。

(責任編輯:張頓)

相關新聞
中國農村留守兒童三成以上有心理問題
陝西5名小學生相約自殺 多為留守兒童
洛時﹕中國正養育出一代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我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