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 華夏投資泡湯引抗議 中國財富風險

人氣 1

【大紀元2012年1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銀行系統穩定性的風險在顯示泛起的跡象。在華夏銀行提供的價值1.4億元投資泡湯之後,憤怒的客戶們上週走上上海街頭,要求賠償。華夏銀行在上海股市的股票週一下跌4.2%,週三回升。

《華爾街日報》12月6日報導說,投資者的擔憂是華夏的問題將籠罩在整個中國銀行領域。

理財產品層出不窮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這份泡湯的投資是急劇增加的理財產品當中的一個。這種特定的理財產品由華夏銀行出售,這種投資依靠給不同的小企業的貸款支持,其承諾給投資者13%回報,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是類似的產品層出不窮。

惠譽的中國銀行分析師夏林•朱,估計銀行系統未償還價值年底達到13萬億元,相當於存款的14.5%,比2011年的8.5萬億元急劇上升。

理財產品受歡迎的原因很容易看到。對於顧客,它們通常帶來比中國風雲莫測的股市少一些風險,但是回報也很可觀。十月份理財產品的平均回報是3.8%,相較於一年定期儲蓄的3%回報。對於銀行,它們帶來更忠實的儲戶。

中國銀行的風險等在前方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風險同樣顯而易見。理財產品對於中國金融系統現代化很重要,但是它們的迅速增長是一個擔憂。大多數理財產品是短期的,但是許多被用作資助長期貸款。這要求投資者在理財產品到期之後持續回收他們的資金。產品不透明,許多顧客似乎意識不到風險。

對於個體銀行,像華夏銀行這樣的爆發意味著金錢的代價和信譽受到打擊。惠譽估計,理財產品佔據儲蓄比例最高的幾個銀行是北京銀行,交通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華夏,和平安銀行。

對於銀行行業真正的風險是,失去信心可能觸發理財產品坍塌。在華夏銀行試圖指責無賴的銷售員之後,上海金融監管機構介入,要求華夏銀行對於不良貸款承擔責任。迄今沒有跡象顯示大量資金外流,但是一些更多的嘈雜的抗議和中國銀行的風險不會等待太久。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中國銀行停止對歐洲在華銀行放款
壞帳前景堪憂 中國銀行股評價創新低
美名牌打擊仿冒 狀告海外中國銀行
前南海中國銀行副行長被劫持近三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