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起火 首季促參金額逾百億

標籤:

【大紀元2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16日電)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陳振川今天表示,今年第 1季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的簽約案件預估有18件,簽約金額約新台幣 101億元,將為今年民間投資公共建設案起火加溫。

陳振川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作以上表示。

根據工程會資料顯示,在第 1季預估可完成簽約的18件案件中,金額較大者為新竹縣「國際綠能智慧園區」BOT案的53億元、澎湖灣重光開發計畫18億元,及新北市樹林產業專用區整體開發招商案17億元。

受歐債影響,今年各國經濟成長趨緩,台灣也不能倖免。

為帶動民間投資,今年公共建設投資金額超過3,000億元,工程會預訂今年民間投資公共建設商機已超過3,000億元,其中較具指標性者有台中港龍風火力發電廠1,200億元、台中國際經貿園區BOT案(460億元)及租賃台中港石化工業專業區土地及興建石化品碼頭案(340億元)等案。

陳振川表示,今年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有可能成案的約3,400億元,預估可以談成有2,000億元,工程會會再積極努力。

陳振川認為,希望促參同仁再多一些積極性,應主動與地方政府接觸,並思考有哪些地方有發展空間,或與企業接觸,請企業告訴工程會有哪些項目、範圍及想法,如大企業願意參與建設投資的話,工程會可以主動一點,也可以當媒人。

曾任台灣大學總務長的陳振川,任內推動多項台大的BOT案,他以自身經驗指出,政府不能只是自己埋首規劃案件,等業者有興趣再自己來投資,「企業也有自己想法,民間有很大活力及資金」,工程會應盡量與民間接觸,了解他們的想法。

他進一步指出,公務人員不便與生意人接觸,怕被認為圖利或兩者有關係,但申請 BOT就是要談條件,要知道民間想法,或案件是否可行,政府應該要做什麼事情,案件才能順利,「我們要知道生意人在想什麼,如果不談,怎會知道他們的想法?」

陳振川表示,他當時在台大時,會讓同仁盡量去跟民間談,「決策由我來做,我負100%責任」,這樣同仁就很認真、積極進行案件。

陳振川認為,創造讓同仁放手去進行促參案的健康環境和機制很重要,可讓承辦人員有揮灑空間。

相關新聞
台經建會:核列明年度公共建設預算2500多億
台擴大公共建設 再增11萬就業機會
99年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暨金擘獎頒獎典禮
台公共建設多 鋼鐵漲 水泥止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