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唯冠咬蘋果 為誰續命?

陳思敏

人氣 34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2月18日訊】日前,這廂出席高盛會議的蘋果CEO庫克大膽預言iPad將賣贏桌機。與此同時,另一頭的深圳唯冠則加速升級iPad商標的維權火力。

面對由蘋果提告的首場官司,在去年底贏了一審的深圳唯冠,乘勝再依《商標法》提請司法與行政的雙管齊下。一方面先後對蘋果在中國多地的直營店與經銷商起訴侵權;另一方面針對已經上市銷售的iPad系列與即將推出的iPad3,分別借助工商總局及海關總署,禁止公開販售與不得進出口的查處。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大陸近20多個省市全面勒令iPad下架停賣,而各地工商局也「異常積極」地對轄區實體販售的iPad查扣庫存並開立巨額罰單;舉凡河北石家莊,以及祭出2.4億天價罰款的北京工商局(西城分局)。

到底「iPad」的中國商標權屬於誰?唯冠和蘋果互不相讓已持續2年之久。據曝光資料顯示,在商標權談判與專利權爭奪中,總是先下手為強的蘋果,當年向唯冠收購「iPad」商標權的算盤雖如意,但一流高手卻也一時糊塗的誤陷令人難以置信的法律瑕疵。而不論有意無意,都讓蘋果大意失荊州的狠角色,就是起家台灣,掛牌香港,落戶深圳的唯冠國際集團總裁楊榮山。

事發的2009年,唯冠與蘋果,彼此分別透過控股子公司臺北唯冠與轉投資公司英國IPADL,共同簽署「iPad」全球商標權的轉讓協議。但其中,中國大陸「iPad」的商標所有權人卻是唯冠另一控股公司深圳唯冠。儘管,兩家公司都屬於唯冠所有,但於法,未被授權的臺北唯冠無權處置同是子公司的深圳唯冠所註冊在案的商標。只是,當時處於資金告急的總裁楊榮山,刻意以集團最高的「表見代理」,讓善於商標操作的蘋果難得慘遭滑鐵盧。

換句話說,當初「偷留一手」的楊榮山,用臺北唯冠的故意違約換得如今深圳唯冠的大敲竹槓。過程中,商標交易所得的急時雨,稍緩唯冠與楊榮山的財務旱情。但2010年終不敵高築債臺,唯冠與楊榮三從昔日全球的「第四大顯示器王國」與官方的「深圳神話」,分別淪落至今的停牌清退與宣告破產。

正當蘋果iPad3的發布箭在弦上,手握待價而沽「iPad」商標權的唯冠,化被動為主動的對蘋果發動「連環告」。除了先前深圳中院的對簿公堂,最近更打算跨海美國控告蘋果詐欺並索賠20億美元。另外,唯冠在中國最大銷售市場北京和上海的禁售提訴,也陸續把蘋果大小通路商告上法庭。而對於不需等到判決結果出爐即可執行的商標侵權查處,唯冠亦加緊聯合各地工商部門對蘋果iPad進行立案調查。

告出火熱的商標爭奪戰,看似唯冠與蘋果的兩造廝殺,卻見居中穿梭許多影武者。討價還價的楊榮山,也曾經想要談判和解,何況一卡車債主的唯冠毫無餘力付律師費。因此,替唯冠撐腰到處興訟的幕後推手,其實是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8大債權銀行。而熱賣的iPad,讓按銷售額核算的侵權罰款非常龐大,而此意外之財全數歸國庫所有。這也說明,在根本不重智慧財產權的大陸,竟引發各地如此雷厲風行的對iPad取締開罰。

接下來,即將於本月22日上海法院開庭審理由唯冠提起的禁售訴訟,如果法院正式核准禁售令,該判決效力恐進一步全面封殺iPad在大陸的所有銷售通路。而隨後29日的廣東高院也將宣判由蘋果再上訴的二審結果,若蘋果繼續敗訴,面臨和解奪標的賠償金額,或是更名換標的實質成本,不消說都讓蘋果損失慘重。

隨著雙方對戰的時間拉長,蘋果股價因即將上市的iPad3來到新高;可想而知,唯冠對蘋果的侵權求償也跟著隨漲船高。誰叫蘋果樹大,不止招風,更是債臺高築的唯冠及其背後長串分食者所緊咬不放的延命果。

相關新聞
廣告公司:蘋果公司品牌價值世界第一
美國蘋果公司保護商標強勢不通情理
蘋果公司起訴三星侵犯專利
蘋果公司持762億美金 比美國政府還有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