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刀闊斧 加強加拿大國籍自豪感

移民部長:加拿大人要對加拿大有高度忠誠感和認知感,高度社會凝聚力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編譯報導)人們普遍認為,在公民形象方面,美國公民意味著自由,英國公民意味著忠誠,法國公民意味著法國,但加拿大人公民形象和定義還在成型中。

加拿大是地地道道的移民國家,加拿大詩人伯尼(Earle Birney)曾表示,加拿大是世界上最不受歷史影響的國家。

加政府太友善 國籍被輕看

過去50多年來,尤其是特魯多總理在1977年推出多重國藉以來,即表示加拿大向所有新移民開放,無論移民來自何方,以前效忠哪個國家,都可以獲得加國國籍。

移民部長康尼表示,長久以來,也許因為加人一直希望以友好態度示人,不喜歡對人說不,所以許多外國人紛紛通過非法手段尋求本國公民身份,這對本國公民身份的價值是一種侮辱和輕看。

加拿大小說家馬特爾(Yann Martel)2002年曾表示,加拿大是地球上最大的酒店,即人們方便的時候過來住上一住,申請公民身份就像拿酒店鑰匙一樣方便。

人們一直以為,加拿大國籍不值錢,幾乎都記不得自己有加拿大國籍。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爆發衝突,數千名持黎巴嫩和加拿大雙重國籍的人由加拿大海軍艦隊緊急撤離,更是讓人以為加國國籍只是一種方便。

為此,康尼最近幾年數次做出重大移民改革,如推出新的移民考試,加強了加拿大基本價值、形象、歷史和政治體制等方面的考試要求;嚴格了居住要求等。

移民政策系列改革 加強社會凝聚力

康尼表示,加人要對加拿大有高度忠誠感和認知感,有高度的社會凝聚力,有著強烈的想到義務和公民責任意識,這樣一群公民組成的國家,這樣的國籍,才是保守黨政府要實現的目的。

康尼表示,加拿大是個多元化的國家,需要一些基石來加強社會凝聚力,其中之一的就是對本國民主制度、習慣和傳統、歷史的發展過程和基本價值的常識了解,這才是政府的最終目的。

為將這一目標付諸實際,保守黨採取一系列措施:如棄原有出生地國籍換血緣國籍,嚴格公民考試,軍隊重新冠以皇家字眼,政府辦公樓內重新掛上英女王畫像,創造更友好的經商環境,限制外國出生加人將公民身份傳給其外國出生子女等。

康尼表示,採取這一系列措施,是為了重拾當年英格蘭人、愛爾蘭饑民、錫克教伐木工人和華裔鐵路工人來此便以此為家的開拓精神。

非黨派智庫Macdonald-Laurier公共政策研究所執行主管克勞利(Brian Lee Crowley)表示,加拿大對消除社會與經濟不平等等價值的擁護,讓世界許多國家羨慕;許多人來此,就是為了追尋自由;這種價值並非憑空而來,而是來自加拿大人歷代形成的歷史。

克勞利表示,康尼所做的國籍改革其實是讓移民本國的人們認識到;自己也應為這一社會價值、政治制度和好的行為做出貢獻。

他表示,本土出生的加人無需如此,因為他們生來就是加拿大人,伴隨加拿大的歷史和價值成長,這些是生而有之,無需他人提醒,舉手投足之間就體現著這一切;但新移民不是這樣,需要提醒和解釋。

批評:移民政策會越來越像歐洲

但批評人士卻認為,這只是保守黨的憑空想像,一種誇大和政治措辭,在當今全球人口和資金流動日益頻繁的情況下,這一目標根本不現實。

卡爾頓大學社會學教授和公民研究專家斯達希利斯(Daiva Stasiulis)表示,目前人們在國與國之間的流動更加頻繁,對一個以上國家的忠誠也有可能,人們在不同國家或有親人或有資產,這是一個大國際現實,渥京最近對護照嬰兒和生育旅遊的一系列打擊政策是和現實的脫軌。

斯達希利斯則表示,聯邦移民政策改革,都是些表面層次的措施,只會越來越像歐洲國家的移民政策一樣:變得嚴厲、排外和有針對性和偏見性。

其他批評意見還包括:公民團體指責C-31法案讓移民部長有了更大的拒絕難民申請的遣返難民的權力,把難民都當成了罪犯;現有移民和公民指南涉及太多軍事歷史,而沒有涉及太多社會進步內等。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遭美起訴前報業鉅子布萊克擬恢復加拿大國籍
加國移民部:無意更改加拿大雙重國籍法例
加拿大檢討雙重國籍法 可能取消雙重國籍
加拿大重審雙重國籍政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