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大陸GDP估4.5% 硬著陸警鐘已敲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3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朱稚清台北報導〉大陸今年GDP不保8,國際股市受衝擊,連帶台股今(6)日跌破8000點。環球經濟社長林建山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受歐債危機及歐元區將陷二次衰退影響,大陸GDP將較去年減半至4.5%;而通膨預期將升高為6%,硬著陸警訊已相當明顯。

林建山表示,溫家寶說2012年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5%,這是樂觀的數字;實際上,IMF已指出,中國GDP可能不保五,理由是:中國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大量購買歐元及歐債,共持有8600多億歐元資產,相當於逾一兆的人民幣,等於三分之一的外匯存底都壓在歐元,受歐債減記影響,債卷價格減到53.2%,相當於8600多億歐元打近四折,瞬時縮水為四千多億歐元資產,對中國的經濟有莫大影響。

自去年底,法國總理薩科齊就致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德國總理今年2月也到北京進行訪問,兩國領導人表達希望中國將8600多億歐元資產轉為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若併入基金,其帳面價值不會受損,否則面臨外匯資產泡沫化的問題,除了原來高物價即引發國內資產泡沫化以外,形成了雙重泡沫化影響。

世界銀行總裁佐立克(Robert Zoellick)日前在中國訪問時發布了由世銀與北京智囊聯合撰寫的《中國2030》(China 2030)。這份報告警告,若中國不進行深層次改革,將可能面臨經濟危機;報告中還觸及了一些具爭議性的話題,包括國有企業的壟斷與改革等。

對此,林建山指出,佐立克所指是中國面臨深層結構性問題,即制度及執行組織(政府社會架構)上的積弊,由於中國所有經濟都是國企在主導,國企的發展掠奪了所有民間的資源,國企之無效率啃蝕生產力,在這樣的體制下,民間企業難以發展,2010後尤其有「國進民退」的現象,國營企業仍向上走,民間企業卻持續下滑。

此外,商業信用貸款大幅減少,顯示民間企業正大幅消失,民間資金由於民營企業受抑制流向不動產,而大陸宏觀調控又大大壓抑房地產市場,使民間資金流動性受到損害,林建山強調,對民間部門的破壞,是經濟發展最大的結構問題。◇

(責任編輯:趙姿敏)

相關新聞
長江三角洲去年實現中國大陸GDP五分之一
SARS效應 外資券商調降中國大陸GDP預估值
層層灌水 大陸GDP匯總高出國家統計3.9%
人民幣遭遇多重貶值壓力 今年已下跌逾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