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職場吸毒現象日漸普遍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4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永毅法國報導)國家健康預防研究院(Inpes)第一次對各個行業存在的吸毒和變相吸毒現象進行了調查,公佈了有關因工作原因而吸毒和變相吸毒的詳細數據。調查顯示,農業和捕魚業飲酒現象很普遍,為16.6%,而平均飲酒人數只占7.7%,建築業員工有13.4%的人每天喝酒。餐飲業、信息和通信業、藝術及演出行業則更多服用可卡因、銷魂靈、博拜(poppers)和迷幻蘑菇。社會學家對這個話題並不瞭解,因為他們只關心吸毒者,而不瞭解職場吸毒現象。

職業健康人士透露了一些私人診所的秘密,某些人需要靠吸毒來維持工作。精神病醫師、吸毒專家米歇爾•奧特弗稱此為「日常吸毒」者。他說:「這一現象是在1990年到2000年期間發展起來的,通常是人們經過了從舒適的工作氛圍到激烈競爭的略顯粗野的環境,還要必須做到時時取勝。」於是就出現了為了工作而吸毒的現象。職業醫生(médecin du travail)阿爾凱說,她的病人告訴她,「需要時刻保持高度興奮,即使是離開了工作崗位,即使是打電話也要保持極度興奮狀態。人們不能表現出差的狀態,表現出軟弱的一面。」她認為近十年來吸毒現象增長了20%到25%。

十幾年前,一克可卡因的價格是1800法郎,而現在只需60歐元。國家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研究院人士Philippe Hache一直在研究職場吸毒問題,他認為,「最初時,員工吸毒是要改善自己的工作能力,接下來週末也需要了,最後就依賴毒品了。」

奧特弗醫生說,有的病人在辦公室裡鼻吸可卡因片,沒有人來阻止。他說,使用的興奮劑中,不僅僅是可卡因。還有DHEA, créatine, méthamphétamine。也有合法的藥物如咖啡因。有的病人每天服用12粒到15粒咖啡因膠囊,每顆膠囊相當於4到5杯濃縮咖啡。副作用也相當大:發抖、噁心和心悸。國家健康預防研究院的François Beck解釋說,由於白天的緊張會引發失眠,為了第二天能保持良好精神狀態,人們還同時服用抗憂鬱藥物和催眠藥。

一位叫馬丹(化名)的人,一年來,每兩天吸一克毒品,他唯一的動機是拚命「賺錢」。他說這樣他就沒有壓力。他的工資每月在4500到6000歐元間。他認為吸毒可以減輕工作中的痛苦。但是,吸毒一年後,馬丹發現自己的健康在向壞的方面變化,他說:「我變得神志渙散,無法集中自己的思想。有時,十個訂單要檢查三遍。」他對毒品的依賴已超出了工作範圍,他說:「我變得腰背疼痛,常常發怒,忍耐力下降,與人的關係也在惡化,都快變成精神病了。這都是別人告訴我的,因身在其中,自己根本看不見」。很多吸可卡因的人都有類似的經歷。馬丹現在當要面對重要場合時,仍選擇服用毒品。

阿爾凱醫生在她的診所碰到過一些部門主管人員,開會前因「害怕發言」而喝酒,有些員工為了「忘掉害怕」而吸煙。奧特弗醫生認為,此類毒癮是可以避免的,「越來越多的員工承受巨大壓力,加上開放式辦公室,使每個員工都無形中處於被監督狀態,更加劇了緊張程度。」

國家健康預防研究院強調,「職業工作是限制無度吸毒的主要因素。」因失業人員比在職人吸毒更嚴重。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新聞
馬拉多納預測世界杯:法國和阿根廷是奪冠大熱門
美國控告沙地王子走私毒品
巴黎機場海關破獲大批走私毒品
強尼戴普拜愛妻凡妮莎所賜  告別酒精和毒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